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755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6

1.综合题(共1题)

1.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反应为:
副反应为裂解反应:
已知:
化学键
   
   
   
   
键能
412
348
612
436
 
试计算异丁烷脱氢反应的______

不同压强条件下异丁烷脱氢反应的转化率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主反应和副反应均在低温条件下自发
B.开发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有效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可提高异丁烯的选择性
C.由图1可知,范围内,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异丁烷脱氢反应的转化率降低
D.选择合适的温度,使催化剂的活性最大,有利于提高异丁烷的平衡转化率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平衡浓度可以用平衡时各气体的分压代替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强。图1中,A点状态下的异丁烷脱氢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常压、833K条件下,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的转化率随着惰性气体与异丁烷比例的变化情况如图2,请解释随着惰性气体与异丁烷比例的增加,异丁烷转化率逐渐增加的原因:______。
请在图2中画出温度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异丁烷转化率图象。
科学家发现,以为原料,熔融为电解质,纳米作催化剂,在和常压下可实现电化学合成氨。阴极区发生的变化可视为按两步进行,请补充完整。电极反应式:______和

2.推断题(共2题)

2.
石油裂解可得烃D,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已知D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ˉ1。有机物B可利用植物秸秆来生产,E为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

(1)C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
(3)C与D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F。F的结构简式为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编号)
A.有机物E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无法区分有机物B和C
C.有机物A、D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可用饱和NaOH溶液除去有机物E中混有的少量B、C
3.
有机物M和乙炔可合成羟基丁酸,羟基丁酸可以生成一种生物降解塑料PHB和通过两步反应生成另一种高聚物C。

已知:(1).
(2)
(3)
(4)C的结构中不含有甲基
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B的分子式______。
反应的反应类型______。
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某烃S是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没有环状结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6:3:1,写出烃S可能的结构简式中的其中两种______。
理论上A也可以由1,丁二烯与烃F来合成,则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3.单选题(共16题)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互为同位素,两者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C.一定互为同系物
D.互为同分异构体
5.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
B.分子里所有的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
C.该烃和苯互为同系物
D.能发生加聚反应,其加聚产物可用表示
6.
烃分子中若含有双键、叁键或环,其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则少于同碳原子数对应烷烃所含的氢原子数,亦具有一定的不饱和度表示。下表列出几种烃的不饱和度:
有机物
乙烯
乙炔
环己烷


1
2
1
4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不饱和链烃再结合6molH即达到饱和
B.等于6
C.与环丁烷的不饱和度相同
D.的不饱和度与的不饱和度相同
7.
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溴乙烷的分子式:
B.乙醇的结构简式: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乙烯分子球棍模型:
8.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1mol螺[2,2]戊烷充分燃烧需要7molO2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最多4种
B.苯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可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D.乙烯中的碳碳双键的键能比乙烷中碳碳单键的键能小
10.
下列有关乙烯化学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由于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
B.乙烯可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属于乙烯的氧化反应
C.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D.将乙烯通入溴水中,反应后得到均一、透明的液体
11.
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反应B.次氯酸分解C.甲烷与氯气反应D.甲烷与氧气反应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就是把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CO、等气体
B.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加水后又重新溶解
D.淀粉溶液中滴加硫酸,加热水解后,往水解液中滴加滴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无红色沉淀出现,原因可能是硫酸未完全被中和
13.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为W,Y元素通常没有最高正价
B.酸性:
C.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熔点都很高
D.W、X形成的单质都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晶体熔化与碘化氢分解需克服的化学键相同
B.氯化氢溶于水或者熔融条件下等能电离出 H+、 Cl-
C.在相同温度下, H2O 的电离能力大于 CH3CH2OH
D.固体 NaOH、浓硫酸溶于水都表现放热与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15.
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A.B.C.D.
16.
已知草酸是一种弱酸,升华,以上分解可放出和CO;可与酸性溶液反应;其钠盐易溶于水,钙盐难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酸受热产生的气体,用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后,可收集得到纯净的CO
B.草酸受热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出现黑色变红色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有CO
C.草酸受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若能产生白色浑浊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有
D.将草酸晶体加入到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水解
17.
某溶液可能含有中的几种离子,已知各离子的浓度均相等,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
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
B.另取该溶液,加入适量氯水和淀粉溶液,若溶液显蓝色,即可确定该溶液中一定不含
C.取原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显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六种
D.该溶液中肯定存在
18.
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C.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19.
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4.选择题(共1题)

20.真菌使某森林中树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数量变化结果是( )

5.实验题(共1题)

21.
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和少量Fe、Cu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实验过程如下:

酸溶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加入的作用为______。
下列关于分液漏斗及其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 使用前要先检查玻璃塞和旋塞处是否漏液
B 将加入有机萃取剂后的混合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玻璃塞,左手握住旋塞,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旋塞放气
C 分液时,必须塞紧上口玻璃塞,保证密封,以防止有机萃取剂挥发
D 本实验中,含的有机相一定从下口放出,水层从上口倒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