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反应为:
副反应为裂解反应:
已知:
试计算异丁烷脱氢反应的
______

不同压强条件下异丁烷脱氢反应的转化率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平衡浓度可以用平衡时各气体的分压代替
分压
物质的量分数
总压强
。图1中,A点状态下的异丁烷脱氢反应的平衡常数
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常压、833K条件下,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的转化率随着惰性气体与异丁烷比例的变化情况如图2,请解释随着惰性气体与异丁烷比例的增加,异丁烷转化率逐渐增加的原因:______。
请在图2中画出温度为
,其他条件不变时,异丁烷转化率图象。
科学家发现,以
和
为原料,熔融
为电解质,纳米
作催化剂,在
和常压下可实现电化学合成氨。阴极区发生的变化可视为按两步进行,请补充完整。电极反应式:______和
。

副反应为裂解反应:


化学键 | ![]() | ![]() | ![]() | ![]() |
键能![]() | 412 | 348 | 612 | 436 |
试计算异丁烷脱氢反应的




A.主反应和副反应均在低温条件下自发 |
B.开发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有效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可提高异丁烯的选择性 |
C.由图1可知,![]() |
D.选择合适的温度,使催化剂的活性最大,有利于提高异丁烷的平衡转化率 |


















2.推断题- (共2题)
2.
石油裂解可得烃D,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已知D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ˉ1。有机物B可利用植物秸秆来生产,E为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

(1)C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
(3)C与D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F。F的结构简式为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编号)
A.有机物E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无法区分有机物B和C
C.有机物A、D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可用饱和NaOH溶液除去有机物E中混有的少量B、C

(1)C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
(3)C与D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F。F的结构简式为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编号)
A.有机物E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无法区分有机物B和C
C.有机物A、D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可用饱和NaOH溶液除去有机物E中混有的少量B、C
3.
有机物M和乙炔可合成
羟基丁酸,
羟基丁酸可以生成一种生物降解塑料PHB和通过两步反应生成另一种高聚物C。

已知:(1).
(2)
(3)
(4)C的结构中不含有甲基
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B的分子式______。
反应
的反应类型______。
写出反应
化学方程式______。
某烃S是
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没有环状结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6:3:1,写出烃S可能的结构简式中的其中两种______。
理论上A也可以由1,
丁二烯与烃F来合成,则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已知:(1).

(2)

(3)

(4)C的结构中不含有甲基









3.单选题- (共16题)
6.
烃分子中若含有双键、叁键或环,其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则少于同碳原子数对应烷烃所含的氢原子数,亦具有一定的不饱和度
用
表示
。下表列出几种烃的不饱和度: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有机物 | 乙烯 | 乙炔 | 环己烷 | 苯 |
![]() | 1 | 2 | 1 | 4 |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B.![]() ![]() |
C.![]() |
D.![]() ![]() ![]() |
8.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
D.1mol螺[2,2]戊烷充分燃烧需要7molO2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 |
B.苯不能使酸性![]() |
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
D.乙烯中的碳碳双键的键能比乙烷中碳碳单键的键能小 |
10.
下列有关乙烯化学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由于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 |
B.乙烯可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属于乙烯的氧化反应 |
C.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
D.将乙烯通入溴水中,反应后得到均一、透明的液体 |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就是把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CO、![]() ![]() |
B.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加水后又重新溶解 |
D.淀粉溶液中滴加硫酸,加热水解后,往水解液中滴加![]() |
13.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为W,Y元素通常没有最高正价 |
B.酸性:![]() |
C.![]() ![]() |
D.W、X形成的单质都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晶体熔化与碘化氢分解需克服的化学键相同 |
B.氯化氢溶于水或者熔融条件下等能电离出 H+、 Cl- |
C.在相同温度下, H2O 的电离能力大于 CH3CH2OH |
D.固体 NaOH、浓硫酸溶于水都表现放热与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
16.
已知草酸
是一种弱酸,
升华,
以上分解可放出
和CO;可与酸性
溶液反应;其钠盐易溶于水,钙盐难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酸受热产生的气体,用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后,可收集得到纯净的CO |
B.草酸受热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出现黑色变红色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有CO |
C.草酸受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若能产生白色浑浊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有![]() |
D.将![]() ![]() ![]() ![]() |
17.
某溶液可能含有
、
、
、
、
、
、
、
、
中的几种离子,已知各离子的浓度均相等,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
取
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 ![]() ![]() |
B.另取该溶液,加入适量氯水和淀粉溶液,若溶液显蓝色,即可确定该溶液中一定不含![]() |
C.取原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显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六种 |
D.该溶液中肯定存在![]() ![]() ![]() |
18.
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
B.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
C.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
19.
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
4.选择题- (共1题)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