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绿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75437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0

1.综合题(共1题)

1.
“低碳”既是时尚,也是环保要求。“低碳”在工业生产中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原材料,不排放或减少排放“三废”,不同工厂今后联合生产等都是很好的“低碳”生产方式。下面是几个工厂利用废气、废渣(液)联合生产化肥硫酸铵的工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艺操作①、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写出生成“产品”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检验合成氨厂排出的废气中是否含有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副产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联合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如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H为气体,反应①是重要的工业反应,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是_____,D是_____,G是_____,H是_____(填化学式)。
(2)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3)A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4)F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
(5)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3.单选题(共10题)

3.
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烃类有机物
B.1 mol甲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4 mol氯气反应
C.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证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
D.甲烷与空气的体积比为1∶2时,混合气点燃爆炸最剧烈
4.
A、B分别为第三、四周期同一主族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①若A为第ⅡA族元素,其质量数为x,则B的质子数为y。
②若A为第ⅣA族元素,其质子数为m,则B的质量数为n。
则y和n的值分别是
A.(+18)、(2m+18)B.(+8)、(2m+18)
C.(+8)、(2m+36)D.(+18)、(2m+36)
5.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锂、钠、钾各1 g,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最剧烈的是锂
B.锂、钠、钾各1 g,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产生氢气质量最大的是锂
C.锂、钠、钾各1 g,其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锂
D.锂、钠、钾失电子能力最强的是钾
6.
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那么该原子
A.有3个电子层B.有2个电子层
C.最外层电子数是8D.核电荷数是10
7.
下列关于原子序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号码
B.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等于其原子相对质量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D.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等于其核内中子数
8.
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 1H与D互称同位素
C. 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 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9.
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不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氯水B.氯酸钾C.氯化钾D.盐酸
10.
金属冶炼的实质是(  )
A.金属元素失去电子B.金属元素获得电子
C.金属元素被氧化了D.金属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11.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赤潮等已经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造成酸雨的主要有害物质是
A.CO2B.硫和氮的氧化物
C.含氟化合物D.化肥和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及其污水的排放
12.
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    )
A.陶瓷餐具B.石英钟表C.计算机芯片D.光导纤维

4.选择题(共4题)

13.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设计实验方案为XKNO3   则X试剂为(   )
14.

两辆汽车同时从车站相反方向开出,它们的速度分别是45千米/时和38千米/时,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15.

两辆汽车同时从车站相反方向开出,它们的速度分别是45千米/时和38千米/时,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16.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   )

5.实验题(共3题)

17.
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C装置中生成CH3C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E中有氯化氢产生,不能证明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取代反应,你认为他的看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率;②混匀混合气体;③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发现D装置中的棉花由白色变为蓝色,则棉花上可能预先滴有________溶液。
(4)E装置中除盐酸外,还含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填字母)。
a.分液法 b.蒸馏法 c.结晶法
(5)将1 mol 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H3Cl、CH2Cl2、CHCl3、CCl4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大0.1 mol,则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生成HCl的总物质的量为________。
18.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列化学反应在实验室中制备氯气,并进行有关氯气性质的研究。
 
(1)该小组同学欲用图所示仪器及试剂(不一定全用)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

① 应该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
② 将各仪器按先后顺序连接起来,应该是a接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接h(用导管口处的字母表示)。
③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设计分别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氯气的氧化性。

①G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H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19.
海洋植物如海带和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下图所示操作。

已知过程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在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泥三角外)。
(3)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4)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