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利用化学反应将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科学家设计出了原电池,从而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1)甲同学认为,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你是否同意?________(填“是”或“否”)。
(2)乙同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Cu===Cu2++2Ag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①负极材料是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写出电极材料的名称)
③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5.4 g,则该原电池反应共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
Ⅱ.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 kJ的热量。
①生成物的能量总和________(填“>”“<”或“=”)反应物的能量总和。
②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或“=”)572 kJ。
③每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2)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为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将其设计成燃料电池,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同学认为,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你是否同意?________(填“是”或“否”)。
(2)乙同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Cu===Cu2++2Ag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①负极材料是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写出电极材料的名称)
③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5.4 g,则该原电池反应共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
Ⅱ.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 kJ的热量。
①生成物的能量总和________(填“>”“<”或“=”)反应物的能量总和。
②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或“=”)572 kJ。
③每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2)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为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将其设计成燃料电池,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A、B、C、D、E、F、G、L八种元素,试按下述所给的条件推断:
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
②D、E是非金
属元素,它们跟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HE,在室温时,D的单质是液体,E的单质是固体;
③F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很稳定,是除氢外最轻的气体;
④G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A的名称是_______,B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E单质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
(3)A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
(6)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7)将C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投入到A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8)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
②D、E是非金

③F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很稳定,是除氢外最轻的气体;
④G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A的名称是_______,B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E单质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
(3)A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
(6)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7)将C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投入到A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8)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遭遇冰雪灾害时,常使用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D与E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了8e-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化学键类型为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W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Z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的单质在W的常见单质中反应时有两种产物:不加热时生成____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加热时生成__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D与E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了8e-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化学键类型为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W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Z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的单质在W的常见单质中反应时有两种产物:不加热时生成____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加热时生成__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影响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下表是其实验设计的有关数据:
(1)在此5组实验中,判断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大小,最简单的方法可通过定量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判断,其速率最快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对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1和2表明,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实验1和3表明,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3)进行实验2时,小组同学根据实验过程绘制的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V与时间 t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①在OA、AB、BC三段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4 min内以硫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如图2装置验证非金属性:C>Si,B中加Na2CO3,C中加Na2SiO3溶液,A中应该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序号 | 锌的质量/g | 锌的状态 | c(H2SO4) /mol·L-1 | V(H2SO4) /mL | 反应前溶 液的温度/℃ | 添加剂 |
1 | 0.65 | 粒状 | 0.5 | 50 | 20 | 无 |
2 | 0.65 | 粉末 | 0.5 | 50 | 20 | 无 |
3 | 0.65 | 粒状 | 0.5 | 50 | 20 | 2滴CuSO4溶液 |
4 | 0.65 | 粉末 | 0.8 | 50 | 20 | 无 |
5 | 0.65 | 粉末 | 0.8 | 50 | 35 | 2滴CuSO4溶液 |
(1)在此5组实验中,判断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大小,最简单的方法可通过定量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判断,其速率最快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对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1和2表明,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实验1和3表明,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3)进行实验2时,小组同学根据实验过程绘制的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V与时间 t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①在OA、AB、BC三段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4 min内以硫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如图2装置验证非金属性:C>Si,B中加Na2CO3,C中加Na2SiO3溶液,A中应该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6.
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 X | W | Y | Z | Q |
原子半径(×10-12m) | 37 | 64 | 66 | 70 | 154 |
主要化合价 | +1 | -1 | -2 | +5、-3 | +1 |
A.由Q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
B.W的最高正价为+7 |
C.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
D.Z与X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O2和18O3互为同素异形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之比为2:3 |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C.过渡元素都是副族元素 |
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
8.
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
B.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
C.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
9.
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 , 它的所有原子的电子层结构都跟该原子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一样,NH5能跟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H5跟水的反应中,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
C.NH5跟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
D.1molNH5中有5NA个N﹣H键(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B.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C.N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N原子得电子能力比As原子强 |
D.Si、S、Cl的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
12.
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下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弧线上的“·”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B. 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C. 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 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A. 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B. 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C. 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 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13.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金属元素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
C.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
D.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