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________(填Mg或Al),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3)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组装出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甲醇(CH3OH)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4)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c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
(5)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Ⅰ.(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________(填Mg或Al),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3)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组装出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甲醇(CH3OH)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4)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c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
(5)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2.
已知铜和浓硫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u+2H2SO4(浓)
CuSO4+A↑+2H2O。试通过计算和推理完成下面的问题:
(1)A物质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___________(实验现象)。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化学式)。
(2)一定量的铜片与100mL18mol/L 的浓H2SO4充分反应,如果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2mol电子,生成的CuSO4的质量为_________g, 生成的A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L(假设气体全部逸出)。
(3)将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沉淀为混合物,其中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g。(保留到0.1g,不要求计算过程)

(1)A物质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___________(实验现象)。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化学式)。
(2)一定量的铜片与100mL18mol/L 的浓H2SO4充分反应,如果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2mol电子,生成的CuSO4的质量为_________g, 生成的A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L(假设气体全部逸出)。
(3)将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沉淀为混合物,其中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g。(保留到0.1g,不要求计算过程)
2.推断题- (共1题)
3.
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种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层的电子数之和。
(1)A为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下同), C为___________;
(2)写出E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3)A、B的一种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5)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和A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1)A为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下同), C为___________;
(2)写出E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3)A、B的一种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5)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和A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5题)
6.
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 |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
D.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
8.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 mol AB吸收bkJ热量 |
B.该反应热△H= + (a-b)kJ • mol-1 |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kJ能量 |
4.实验题- (共1题)
9.
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提示:Na2S +2HCl = 2NaCl+ H2S↑),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____,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填序号),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①硫原子与氯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②高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强;③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氯化铁,铁与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亚铁;④HCl比H2S稳定;⑤硫酸比次氯酸稳定;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____(填序号)。
A.全部 B. 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4)装置C中盛放烧碱溶液,目的是吸收反应后剩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写出该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____,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填序号),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①硫原子与氯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②高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强;③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氯化铁,铁与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亚铁;④HCl比H2S稳定;⑤硫酸比次氯酸稳定;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____(填序号)。
A.全部 B. 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A.①③④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