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 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B.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
D.原子半径:r(X)<r(Y)<r(Z)<r(W) |
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 |
D.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
6.
实验室配制500 mL0.2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称量时,若将Na2CO3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B.将Na2CO3固体置于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 |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D.将配制好的Na2CO3溶液转移至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沙子、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
B.制玻璃、水泥的原料都用到石灰石 |
C.硅在常温下不与氧气、氯气、硝酸反应 |
D.一定条件下SiO2可与碱和氢氟酸反应,故其属于两性氧化物。 |
9.
关于下列材料说法不正确是( )
序号 | 材料 | 类别 | 性能 | 用途 |
A | 钛合金 | 金属材料 | 密度小,强度高 | 制飞机机翼 |
B | 普通玻璃 | 硅酸盐材料 | 熔点高,透明 | 制试管、烧杯 |
C | 压电陶瓷 | 半导体材料 | 具有压电效应 | 声纳、地震仪 |
D | 氮化硅陶瓷 |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硬度高,耐磨 | 制发动机 |
A.A | B.B | C.C | D.D |
11.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
B | 将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溶液退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C | 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硝酸 | 无明显变化 | 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
D | 将点燃的镁条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壁上有黑色颗粒附着 | 二氧化碳作氧化剂 |
A.A | B.B | C.C | D.D |
2.填空题- (共1题)
12.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R、T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QO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单质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R、T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QO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单质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题- (共1题)
13.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查好气密性,再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待B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后,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向上抽动离开液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够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盛有BaCl2溶液的C试管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若将其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沉淀的化学式填入表中对应的位置。
写出其SO2表现还原性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装置D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由于导管E的存在,试管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入试管A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查好气密性,再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待B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后,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向上抽动离开液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够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盛有BaCl2溶液的C试管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若将其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沉淀的化学式填入表中对应的位置。
滴加的溶液 | 氯水 | 氨水 |
沉淀的化学式 | ________ | ________ |
写出其SO2表现还原性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装置D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由于导管E的存在,试管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入试管A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