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选拔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732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3/14

1.综合题(共1题)

1.
碱式氯化铜是重要的无机杀菌剂。
(1)碱式氯化铜有多种制备方法
①方法1:45 ~ 50℃时,向CuCl悬浊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得到Cu2 (OH)2 Cl2·3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方法2:先制得CuCl2,再与石灰乳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铜。Cu与稀盐酸在持续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uCl2,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M'的化学式为______。

(2)碱式氯化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Cua(OH)bClc·xH2O。为测定某碱式氯化铜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样品2.2320g,用少量稀HNO3溶解后配成100.00mL溶液A;
②取25. 00mL溶液A,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AgCl 0. 3444g;
③另取25. 00mL溶液A,调节pH 4 ~ 5,用浓度为0.08000mol·L-1的EDTA(Na2H2Y·2H2O)标准溶液滴定Cu2+ (离子方程式为Cu2++ H2Y2=CuY2+2H+),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60.00mL。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题)

2.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利用风力发电,减少CO2的排放
B.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高残留农药
C.对秸秆进行加工,使其转化为汽车燃料
D.按照国家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
3.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种离子B.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D.K+、CO32一定不存在

3.选择题(共1题)

4.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把斜边分成了3∶2两段,且斜边上的高为2 厘米,则斜边长为{#blank#}1{#/blank#}厘米.

4.实验题(共1题)

5.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放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尚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未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大量白色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