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高中物理选修3-4:期末考试复习题

适用年级:
试卷号:6731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5

1.单选题(共3题)

1.
一架低空飞行的飞机,从远处水平匀速地飞至某同学头顶上空,若飞机振动的频率始终不变,从听到声音至飞机飞临该同学头顶上空时刻前,他听到的飞机声音的音调(即频率)(  )
A.不变,且一直与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
B.不变,且一直比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C.不变,且一直比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D.一直比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2.
如图,某时刻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相遇,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再过半个周期,在波谷的质点是(  )
A.O质点
B.P质点
C.N质点
D.M质点
3.
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它的振幅是2 cm,频率是2 Hz。从该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过1s的时间,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和所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
A.0,16cmB.0,32cm
C.4cm,16cmD.4cm,32cm

2.选择题(共2题)

4.现代人们既有乘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旅游,也有自己驾车、徒步旅游;既有随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旅游,也有单人或全家一直外出旅游,这反映出
5.现代人们既有乘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旅游,也有自己驾车、徒步旅游;既有随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旅游,也有单人或全家一直外出旅游,这反映出

3.多选题(共8题)

6.
(多选)物理学中有很多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的方法等.关于物理学方法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到了科学假设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B.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用到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C.引入质点的概念,用到了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D.通过类比的方法可知电磁波和机械波都是横波
7.
(多选)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靠着弹簧,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在水平面上运动到C点静止,AC距离为s;若将小物体系在弹簧上,在A由静止释放,小物体将最后静止,设小物体通过的总路程为l,则下列答案中可能正确的是(  )
A.l=2s
B.ls
C.l=0.5s
D.无法确定
8.
(多选)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象,波速为v=10 m/s,此时波恰传到I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列波的周期为T=0.4 s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
C.质点I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D.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9.
(多选)一弹簧振子A的位移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y=0.1sin (2.5πt),位移y的单位为m,时间t的单位为s.则(  )
A.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2 m
B.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25 s
C.在t=0.2 s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
D.若另一弹簧振子B的位移y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y=0.2 sin(2.5πt),则振动A滞后B
10.
(多选)如图所示,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abc三点分别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某时刻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c是与a相邻的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  )
A.abc处都是振动加强的点
B.b处都是振动削弱的点
C.经过T/4质点b在波峰
D.经过T/4质点b在波谷
11.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P点的振动周期为0.4 s,从波传到x=5 m的M点时开始计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长是5 m
B.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
C.1s内质点M经过的路程为1 m
D.质点Q (x=9m) 经过0.7 s第一次到达波峰
12.
一弹簧振子的振幅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T/4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一定是A,路程也是A
B.在T/4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可以是零,路程可以小于A
C.在T/2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一定是2A,路程一定是2A
D.在T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一定为零,路程一定是4A
13.
拍摄全息照片时,常用激光做光源,这主要是应用激光的什么特性(  )
A.亮度高
B.平行性好
C.单色性好
D.相干性好

4.解答题(共1题)

14.
如图所示,三角架质量为M,沿其中轴线用两根轻弹簧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原来三角架静止在水平面上.现使小球做上下振动,已知三角架对水平面的压力最小为零,求:
(1)此时小球的瞬时加速度;
(2)若上、下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则小球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多少?

5.实验题(共5题)

15.
在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T和摆长L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在细线的一端扎上一个匀质圆柱体制成一个单摆.
(1)如图,该同学把单摆挂在力传感器的挂钩上,使小球偏离平衡位置一小段距离后释放,电脑中记录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图中读出N个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重物的周期为____________.

(2)为测量摆长,该同学用米尺测得摆线长为85.72 cm,又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圆柱体的直径(如图甲)与高度(如图乙),由此可知此次实验单摆的摆长为______cm.

(3)该同学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完成操作后得到了下表中所列实验数据.请在坐标系中画出相应图线________.

(4)根据所画的周期T与摆长L间的关系图线,你能得到关于单摆的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
16.
在“探究单摆摆长与周期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根符合实验要求的摆线,下端系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
B.在小球静止悬挂时测量出O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
C.拉动小球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不大的角度(约5°),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1)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其表达式为g=____________;
(2)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
A.测量摆长时,把摆线的长度当成了摆长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越摆越长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为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并由计算式T=t/n求得周期
D.摆球的质量过大
(3)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1所示,摆球直径为______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s.

图1  图2
17.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夹、细线、有孔的小铁球、秒表、刻度尺,还需补充的器材是_    ___
(2)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若测出的g值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际值偏大, 其原因可能是
A.小球的质量偏大
B.单摆的振幅偏小
C.用摆线的长度当作摆长, 未加小球的半径
D.将单摆实际振动次数误记为n+1
 
18.
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1)测量中一位同学有如下步骤:
A.用米尺测量出悬线的长度l,并将它记为摆长;
B.用天平测量出摆球的质量m;
C.使单摆小角度摆动后,用秒表记录全振动n次的时间,并计算出摆动周期T。
以上步骤中不正确的是______,不必要的是______。(填写步骤前字母)
(2)另一位同学测量了不同摆长(L)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T),并做出T2—L图线。然后计算出图线的斜率k,这位同学根据图线求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g=_________________。
19.
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 “是”或“否”)。

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____________
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____________
③把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____________
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见图1.该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__mm。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___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8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