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比例基本相等的原因是( )
①男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精子,且比例是1:1,女性只产生一种X型卵细胞
②女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X型精子
③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女性产生的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2.单选题- (共2题)
7.
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
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 |
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2.0×10![]() |
C.若继续摇动手把,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
D.若继续摇动手把,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
8.
如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 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4 N |
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大小为2.0×105 N |
C.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
D.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
3.多选题- (共2题)
9.
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m,斜面倾角θ=30°,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α=30°,光滑斜面质量为M固定于粗糙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是
D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α增大,小球受到的弹力减小

A.悬线对小球拉力是![]() |
B.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是![]() |

D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α增大,小球受到的弹力减小
10.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将完成四大科学探测任务获取月球全表现三维图象;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至40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现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0,月球半径R,卫星距离月球高度h,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率![]() |
B.“嫦娥一号”卫星和地球的角速度之比为![]() |
C.利用以上数据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 |
D.月球的密度![]() |
4.实验题- (共2题)
11.
三位同学用不同的器材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甲同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DIS实验。如图所示为用DIS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装置图,图中①所示的器材为________

(2)乙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得到一条如下图所示的纸带。该同学从某点O开始,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连续取了7个计数点(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4个点没有画出)。已知交流电频率50Hz,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可得:打点计时器在打下A点时的速度vA=______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丙同学用数码摄像机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拍摄并记录了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所示。O点不是抛出点,x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是_______m/s 。(g取10m/s2)
(1)甲同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DIS实验。如图所示为用DIS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装置图,图中①所示的器材为________

A.位移传感器 | B.速度传感器 |
C.运动传感器 | D.光电门传感器 |

(3)丙同学用数码摄像机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拍摄并记录了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所示。O点不是抛出点,x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是_______m/s 。(g取10m/s2)

12.
根据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中游标卡尺读数为___cm。

2.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②(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匀加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m,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则小车加速度a与所挂重物质量m的关系可能是下图中的图线_______。(选填“甲”、“ 乙”、“ 丙”)

③某同学平衡摩擦力后,控制小桶(及砝码)质量不变,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得到了如图所示的
图像,图像末端不是直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请用文字表述)

3.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下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图甲中游标卡尺读数为___cm。

2.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
C.本实验m应远大于M |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 |

③某同学平衡摩擦力后,控制小桶(及砝码)质量不变,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得到了如图所示的


3.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下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单选题:(2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