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
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
C.平均速度![]() |
D.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
2.
电梯从低楼层到达高楼层经过启动、匀速运行和制动三个过程,启动和制动可看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电梯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则前5秒内电梯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
时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速度(![]() | 0 | 2.0 | 4.0 | 5.0 | 5.0 | 5.0 | 5.0 | 4.0 | 3.0 | 2.0 | 1.0 | 0 |
A.19.25m | B.18.75m | C.18.50m | D.17.50m |
3.
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动力学的一条基本规律——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凭空想象的实验 |
B.伽利略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假设、推理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C.笛卡尔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
D.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都可通过实验直接检验 |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0 B.
g C. g D.
g

A. 0 B.


6.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和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和f3表示.则( ).


A.f1=0,f2≠0,f3≠0 | B.f1≠0,f2≠0,f3=0 |
C.f1≠0,f2=0,f3=0 | D.f1≠0,f2≠0,f3≠0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4题)
8.
物体从离地面45 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4s后落地 |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 |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 |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 |
9.
如图所示的x-t图像和v-t图像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v-t图像中物体4,在![]() |
B.图线1、2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 |
C.两图像中,![]() ![]() |
D.x-t图像中![]() |
10.
如图所示物体从斜面上的Q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P点.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再把物块放到Q点自由滑下,那么( )


A.它可能落在P点 |
B.它可能落在P点左边 |
C.它不可能落在P点右边 |
D.它可能落到P点右边 |
11.
如图所示,水平杆固定在竖直杆上,两者互相垂直,水平杆上0、A两点连接有两轻绳,两绳的另一端都系在质量为m的小球上,OA=OB=AB,现通过转动竖直杆,使水平杆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三角形OAB始终在竖直平面内,若转动过程OA、AB两绳始终处于拉直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OB绳的拉力范围为![]() |
B.OB绳的拉力范围为![]() |
C.AB绳的拉力范围为![]() |
D.AB绳的拉力范围为![]() |
4.解答题- (共3题)
12.
据报道,一儿童玩耍时不慎从45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度掉下,在他刚掉下时恰被楼下一社区管理人员发现,该人员迅速由静止冲向儿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儿童.已知管理人员到楼底的距离为15m,为确保能稳妥安全接住儿童,管理人员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住儿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不计空气阻力,将儿童和管理人员都看作质点,设管理人员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g取10m/s2.
(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13.
所受重力G1=8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为G2=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如图所示.试求: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大小.

14.
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不计大小,质量为m=2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施加F=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若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为4秒.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g取10m/s2)

(1)小物块到达木板右端时的速度是多少?
(2)此时木板的速度又是多少?
(3)木板的长度L为多少?

(1)小物块到达木板右端时的速度是多少?
(2)此时木板的速度又是多少?
(3)木板的长度L为多少?
5.实验题- (共2题)
15.
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提出猜想:物体沿斜面下滑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时他还实验验证了该猜想。某小组学生依据伽利略描述的实验方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沿斜面下滑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让滑块从离挡板某一距离
处由静止沿某一倾角
的斜面下滑,并同时打开装置中的阀门,使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
②当滑块碰到挡板的同时关闭水箱阀门(假设水流出时均匀稳定);
③记录下量筒收集的水量
;
④改变滑块起始位置离挡板的距离,重复以上操作;
⑤测得的数据见表格。
(1)该实验利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来表示_____(填序号)
A.水箱中水的体积
B.水从水箱中流出的速度
C.滑块下滑的时间
D.滑块下滑的位移
(2)小组同学漏填了第3组数据,实验正常,你估计这组水量
__________
.
(3)若保持倾角
不变,增大滑块质量,则相同的
,水量
将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保持滑块质量不变,增大倾角
,则相同的
,水量
将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该实验误差来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
A.水从水箱中流出不够稳定
B.滑块开始下滑和开始流水不同步
C.选用的斜面不够光滑
D.选用了内径较大的量筒

①让滑块从离挡板某一距离


②当滑块碰到挡板的同时关闭水箱阀门(假设水流出时均匀稳定);
③记录下量筒收集的水量

④改变滑块起始位置离挡板的距离,重复以上操作;
⑤测得的数据见表格。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 | 4.5 | 3.9 | 3.0 | 2.1 | 1.5 | 0.9 |
![]() | 90 | 84 | | 62 | 52 | 40 |
(1)该实验利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来表示_____(填序号)
A.水箱中水的体积
B.水从水箱中流出的速度
C.滑块下滑的时间
D.滑块下滑的位移
(2)小组同学漏填了第3组数据,实验正常,你估计这组水量


(3)若保持倾角






(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该实验误差来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
A.水从水箱中流出不够稳定
B.滑块开始下滑和开始流水不同步
C.选用的斜面不够光滑
D.选用了内径较大的量筒
16.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木板,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打成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平行于木板且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比例,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秤的拉力
和
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1)上述步骤中:
a.有重要遗漏的步骤序号是______ 和______ ;
b.遗漏的内容是______ .
(2)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a)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图乙中的F是力
和
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
和
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图乙的F′是力
和
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
和
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b)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c)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采取下列哪些 方法和步骤可减小实验误差______
A.两个分力
、
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B.两个分力
、
的大小在橡皮条的弹性限度内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个点要近些
D.实验前先把两个弹簧秤的钩子互相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E.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A.在桌面上放一块木板,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打成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平行于木板且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比例,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秤的拉力


E.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1)上述步骤中:
a.有重要遗漏的步骤序号是______ 和______ ;
b.遗漏的内容是______ .
(2)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a)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图乙中的F是力




B.图乙的F′是力




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b)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c)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采取下列哪些 方法和步骤可减小实验误差______
A.两个分力


B.两个分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个点要近些
D.实验前先把两个弹簧秤的钩子互相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E.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