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731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

1.单选题(共8题)

1.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t1时刻乙车追上甲车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2.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3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
A.100 m/s
B.140 m/s
C.200 m/s
D.1000 m/s
3.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bb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f3表示。则(  )
A.f1≠0,f2≠0,f3=0B.f1≠0,f2=0,f3=0
C.f1=0,f2≠0,f3≠0D.f1≠0,f2≠0,f3≠0
4.
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摩擦因数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越大
B.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成反比,越大,越小
C.动摩擦因数与摩擦力F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
D.动摩擦因数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材料及情况(如粗糙程度)决定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 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6.
民间艺人用双手握住竖立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
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 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7.
如图所示,物体在F=100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µ=0.2,物体质量m=5kg,可知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m/s2)(  )
A.10N,水平向左B.10N,水平向右C.2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右
8.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bb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f3表示.则( ).
A.f1=0,f2≠0,f3≠0B.f1≠0,f2≠0,f3=0
C.f1≠0,f2=0,f3=0D.f1≠0,f2≠0,f3≠0

2.选择题(共6题)

9.据报道,2012年4月某日,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117°E,16°N)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已知两点O(0,0),A(﹣2,0),以线段OA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  )

11.

已知两点O(0,0),A(﹣2,0),以线段OA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  )

12.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度”,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

13.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度”,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

14.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3.多选题(共4题)

15.
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位置沿着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大
B.在x=0.5m处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x=0.5m处甲乙两车相遇
D.在x=4.0m处甲乙两车相遇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C.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17.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 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静止状态
C. 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 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1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恒力F作用下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受到的摩擦力为,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则(    )
A.大小为,方向向左
B.大小为F,方向向左
C.大小为,方向向左
D.大小为,方向向左

4.解答题(共2题)

19.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6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至少要多少时间才能追上货车?(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的物体,受到F1=13N和F2=6N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2)若将力F1撤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方向又如何?

5.实验题(共1题)

21.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s1=3cm、s2=7.5cm、s3=13.5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