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2.填空题- (共2题)
拱伏无(______) 各抒己(______) 兴国(______)邦
平(______)近人 (______)里如一 酸甜(______)口
盛气(______)人 千(______)一发 身(______)其境
盖自kāi pì(______)以来,每受天真地秀,rì jīng yuè huá(_________),感之既之,遂有líng tōng(______)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jiàn quán(______),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zhāng lù(______)为友,猕猿为亲。
3.信息匹配- (共1题)
不但……而且…… 无论……都…… 一……就……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宁可……也不……
1.达·芬奇(____)画什么,(____)能又快又准地画出来。
2.北京(____)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____)是中国的文化中心。
3.同学们(____)来到教室,(____)拿出语文书读课文。
4.(____)没有美,(____)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光。
5.共产党员(____)站着死,(____)跪着生。
6.(____)他双目失明,(____)工作起来困难很大。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三打白骨精(节选)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唐僧一见,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后,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有改动)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白骨夫人为了吃到唐僧肉,先后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但每一次都被孙悟空识破诡计。
【小题2】唐僧多次责怪孙悟空打死妖怪,说明他是怎样的人( )
A.自说自话 | B.胆小怕事 | C.不明是非 | D.唯我独尊 |
A.为孙悟空摘桃作铺垫。 | B.为妖怪出场渲染气氛。 |
C.说明只有险恶的环境才会出妖怪。 | D.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孙悟空第三次除妖,与前两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信息匹配:(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