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模拟测试卷

适用年级:三年级
试卷号:672683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20/3/30

1.选择题(共2题)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借物喻人,赞扬了(  )的人
A.无私奉献B.坚贞不屈C.自强不息D.清雅脱俗
2.
《元日》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是指(  )。
A.重阳节B.端午节C.春节D.清明节

2.填空题(共1题)

3.
日积月累与名著拓展。
(1)到了清明时节,我们就会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跟爱学习的小东在一起学习进步了,而小强自从跟爱打游戏的小陈一起玩后,也迷上了游戏。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8字成语)
(3)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故事里蕴含着___________。“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_。
(4)《绿野仙踪》中的多萝茜最后靠______________回到了故乡。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的发明(节选)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小题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学富五车:___
普及:___
【小题2】人类用文字记录事情,经历了这样的历程:___→___→___。 
A.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或青铜器上
B.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C.把文字写到帛上
【小题3】“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这种书”指哪种书?用“  ”在文中画出来。
【小题4】“帛”不能普及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帛比竹片、木片轻便
B.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
C.帛不能被大量生产
D.帛不方便保存

4.语言表达(共1题)

5.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雪花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从地里长了出来。(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怎能不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