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2-x(其中v为速度,x为位置坐标),下列关于物体从x=0动至x=x0过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B.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C.当该物体速度大小为![]() ![]() |
D.当该物体位移大小为![]() ![]() |
2.
固定的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已知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和丙所示,由以上条件可求得( )


A.小环的质量m=0.5kg |
B.小环的质量m=2.0kg |
C.细杆与地面的倾角α=![]() |
D.细杆与地面的倾角α=![]() |
3.
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0和![]() | B.g和0 |
C.![]() | D.0和![]() |
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象,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
B.甲物体8 s内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 |
C.乙物体前2 s的加速度为10m/s2 |
D.乙物体8 s末距出发点最远 |
5.
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今用最小的拉力拉它,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这个最小拉力为6 N,g=10 m/s2,则下列关于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最小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正确的是( )
A.μ=![]() | B.μ=![]() ![]() |
C.μ=![]() ![]() | D.μ=![]() ![]() |
6.
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2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忽略空气阻力,则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
A.2:3 | B.4:9 | C.4:5 | D.2:1 |
7.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
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
,若撤去
,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A.10 N,方向向左 | B.6N,方向向右 | C.2N,方向向右 | D.0 |
8.
如图,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Q、P上,当物体平衡时上面的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若把固定的物体换为质量为2m的物体(弹簧的长度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平衡时,物体比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下降了x,则x为( )

A.
B.
C.
D. 

A.




9.
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 )

A. 50N B.
N C. 100 N D.
N

A. 50N B.


10.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BM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则(空气阻力不计)( )


A.a球最先到达M点 |
B.b球最先到达M点 |
C.c球最先到达M点 |
D.b球和c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点 |
11.
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N/kg)( )


A.50 N |
B.50![]() |
C.100 N |
D.100![]() |
2.选择题- (共1题)
1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3.多选题- (共6题)
13.
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8m/s,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m/s | B.物体的加速度是4m/s2 |
C.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 D.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
14.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D四个点,通过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均为2s,已知AB=12m,CD=28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
B.物体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
C.物体通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4m/s |
D.物体通过C点的速度大小为16m/s |
15.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交警测速的工作示意图,B为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 B.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16.
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θ=300,三角杆整体水平放置,两轻质小球用一根轻绳连接,现在用力将B球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测出拉力F=10N。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A受到杆对A的弹力、绳子对A的张力
B. 小球A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20N
C. 此时绳子与穿有A球的杆垂直,绳子的张力大小为
N
D. 小球B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
N

A. 小球A受到杆对A的弹力、绳子对A的张力
B. 小球A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20N
C. 此时绳子与穿有A球的杆垂直,绳子的张力大小为

D. 小球B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B放在车厢的水平底板上,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m1的物体A相连.车厢正沿水平直轨道向右行驶,两物体与车相对静止,此时与物体A相连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由此可知( )


A.车厢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θ |
B.绳对物体A的拉力大小为m1gcosθ |
C.底板对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为(m2-m1)g |
D.底板对物体B的摩擦力大小为m2gtanθ |
18.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FB=2 N,A受到的水平力FA=(9-2t) N (t的单位是s).从t=0开始计时,则( )

A. A物体在3 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
倍
B. t>4 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t=4.5 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
D. t>4.5 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A. A物体在3 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

B. t>4 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t=4.5 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
D. t>4.5 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4.解答题- (共5题)
19.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速度达到50m/s,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 ,
求:
(1)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2)运动员自由下落的高度;
(3)运动员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1)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2)运动员自由下落的高度;
(3)运动员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20.
小明用与水平地面成θ=
角的恒力F拉地面上静止的质量m=160kg木箱。当拉力为500N时木箱不动;当拉力变为1000N时,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1)木箱未被拉动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
(2)地面与木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3)若木箱以4m/s匀速运动过程中,某时刻绳子突然断了,则绳子断后木块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1)木箱未被拉动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
(2)地面与木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3)若木箱以4m/s匀速运动过程中,某时刻绳子突然断了,则绳子断后木块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21.
如图甲所示,倾斜传送带倾角θ=
,从端A、B间距离为L=4m,传送带以4m/s速度沿顺时针转动,一质量为1kg的小滑块从传送带顶端B点由静止释放下滑,到A时用时2s,g取10m/s2,求:

(1)小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该小滑块在传送带的底端A,现用一沿传送带向上的大小为6N的恒定拉力F拉滑块,使其由静止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滑块的位移.


(1)小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该小滑块在传送带的底端A,现用一沿传送带向上的大小为6N的恒定拉力F拉滑块,使其由静止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滑块的位移.
22.
一辆长途客车正以v=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
处有一只狗,如图(甲)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t=0),长途客车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1)求长途客车制动时的加速度;
(2)求长途客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3)若狗正以v=4m/s的速度与长途客车同向奔跑,问狗能否摆脱被撞的噩运

(1)求长途客车制动时的加速度;
(2)求长途客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3)若狗正以v=4m/s的速度与长途客车同向奔跑,问狗能否摆脱被撞的噩运

23.
如图所示,长度l=18.75m的木板A置于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粗糙斜面上,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A的上表面由粗糙面bc和光滑面cd两段组成,bc段的长度为4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放在木板最上端的b点,物块B与木板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2=
现将A、B由静止开始释放,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已知木板A和物块B的质量相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物块B滑到木板上c点所需要的时间t1;
(2)木板A速度减为零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
(3)物块B在木板A上运动的总时间t。

求:(1)物块B滑到木板上c点所需要的时间t1;
(2)木板A速度减为零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
(3)物块B在木板A上运动的总时间t。

5.实验题- (共2题)
24.
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
-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
与m应成_______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和s3。a可用s1、s3和Δt表示为a=________。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m/s2。
③图丙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和s3。a可用s1、s3和Δt表示为a=________。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m/s2。
③图丙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