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7263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0

1.单选题(共7题)

1.
下列物理量中,哪个不是是矢量(    )
A.力B.速度C.路程D.加速度
2.
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竖直的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 A、B的受力个数F分别为(  )

A. 4、2
B. 3、3
C. 3、4
D. 4、5
3.
右图是一种晾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是在质量均匀的圆环上对称的安装挂钩,三根等长的细线固定在圆环的三等分点上,细线上端连在一起固定在水平横梁上.已知每根细线长均为20 cm,圆环半径为12 cm,晾衣架的总重力为G,(不计细线重力),则每根细线所受拉力大小是(  )
A.B.C.D.
4.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 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1 N, 0B.1, 2N
C.2 N, 1 ND.1 N, 1 N
5.
如图所示,两球A、B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球B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O点,球A固定在O点正下方,且点O、A之间的距离恰为L,系统平衡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A. F1>F2     B. F1=F2    C. F1<F2    D. 无法确定
6.
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  )

A. 50N B. N C. 100 N     D. N
7.
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N/kg)(  )
A.50 N
B.50 N
C.100 N
D.100N

2.选择题(共2题)

8.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9.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3.多选题(共2题)

10.
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5N、7N、15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为( )
A.28NB.2NC.12ND.27N
11.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4.解答题(共4题)

12.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在正前方出现了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加速度的大小是4m/s2。求:
(1)汽车刹车后前进32m所用的时间t
(2)刹车后7s内汽车前进的距离x
13.
如图所示,斜面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光滑的A球分别与斜面和竖直墙面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球A和斜面的质量均为m,斜面的倾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求A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
(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14.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m=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a=300角的力F=10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5.
如图所示,物体A重40 N,物体B重20 N,A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 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5.实验题(共2题)

16.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下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 s.试估算:

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_,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_,滑块的加速度为________;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
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
A.每次把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3)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绳套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__是力F1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FF′进行比较,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