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短跑运动员在100m短跑比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0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9.0m/s | B.9. 6 m/s | C.10. 0 m/s | D.10.2 m/s |
3.
未来从库尔勒乘坐高铁最快可以 2小时 25分钟到乌鲁木齐。列车 10点 17分从库尔勒站出发,12 点 42 到达乌鲁木齐站。关于该列车的运动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小时 25分钟”指的是时刻 |
B.“10点 17分”指的是时间 |
C.研究列车通过某一电线杆所用时间,可讲列车看作质点 |
D.研究列车从库尔勒到乌鲁木齐所用时间,可将列车看作质点 |
4.
刀、斧,凿等切割工具的刃部叫做劈。如图是斧头劈木头的示意图,劈的纵截面AB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使用劈的时候,垂直劈施加一个力 F,这个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使劈的两个侧面推压木柴,把木柴劈开,设劈背 BC的宽度为 d,劈的侧面 AB长为 L,不计斧头的自身重力,则劈的侧面推压木柴的力为( )


A.![]() | B.![]() |
C.![]() | D.![]() |
5.
如图所示为常用电脑支架,可将其视为一粗糙斜面,电脑可静止放在上面不下滑,现有这样一个电脑支架放在水平桌面上,上面放置一台笔记本电脑静止不动,判断电脑支架受到到几个力的作用(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6.
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 )

A. 50N B.
N C. 100 N D.
N

A. 50N B.


7.
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N/kg)( )


A.50 N |
B.50![]() |
C.100 N |
D.100![]() |
2.选择题- (共1题)
8.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3.多选题- (共4题)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木块在质量为 M的长木板上,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 F的作用而向右匀速滑动,此时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是 F |
B.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是![]() |
C.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F |
D.木板收到的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11.
如图所示重10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1000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上底端,另一端与物体连接,设物体静止时弹簧长度为7cm,现用力F沿斜面上拉物体,而物体仍静止,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5N,则力F的可能值是( )


A.15N | B.50N |
C.85N | D.100N |
4.解答题- (共4题)
13.
两个同学在学习了自由落体的知识后想利用直刻度尺测量反应时间.甲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 0 刻度处做捏尺的准备,但手不碰直尺,如图所示.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直尺时,立即捏住直尺.乙同学捏住直尺的刻度为 40cm.(g=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
)
(1)请你估算出乙同学这次实验的反应时间;
(2)求乙同学刚捏住尺子瞬间前尺子下落的速度.

(1)请你估算出乙同学这次实验的反应时间;
(2)求乙同学刚捏住尺子瞬间前尺子下落的速度.

14.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 A车在前, 速度为v="9.5m/s," B车在后,速度 v="30m/s." 因大雾能见度低, B车在距A车440.5m时, 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 但要经过1800m B车才能停止.问:
(1)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 两车是否会相撞? (通过定量计算判断)
(2)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 A车司机在收到信号2s后匀加速前进, 求A车的加速度多大时, 才能避免事故发生.
(1)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 两车是否会相撞? (通过定量计算判断)
(2)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 A车司机在收到信号2s后匀加速前进, 求A车的加速度多大时, 才能避免事故发生.
15.
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将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 3cm时,当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量变为 2.7cm,用此弹簧测量该物体的重力时弹簧伸长了 10cm,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200N/m(g=10N/kg)求:
(1)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
(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
(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6.
如图所示,竖直墙上A点用AB细线悬挂一个光滑小球,小球质量为m=2kg,C为球与竖直墙的接触点,BAC角度为θ=30°,重力加速度g=10N/kg,求:
(1)求AB绳和墙对球的作用力分别为多大?
(2)如果增大悬线AB的长度(球仍保持静止),AB绳和墙对球的作用力大小将怎样变化?
(1)求AB绳和墙对球的作用力分别为多大?
(2)如果增大悬线AB的长度(球仍保持静止),AB绳和墙对球的作用力大小将怎样变化?

5.实验题- (共2题)
17.
在做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7cm,S3=4.81cm,S4=6.70cm,S5=8.65cm,S6=10.57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T=______ s;
打第4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______m/s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cm;计算此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
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8.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
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
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