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7263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单选题(共11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无实际意义
B.位移为零时,路程不一定为零
C.第一节下课时间和第二节上课时间是同一时刻
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考系
2.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当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加速度,上面用到的物理方法分别是(    )
A.控制变量法;微元法
B.假设法;等效法
C.微元法;类比法
D.极限法;类比法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
B.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合力的大小不可能小于某一分力的大小
4.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路程、速率、位移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D.速度、时间、加速度
5.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这段时间内
A.甲先上坡后下坡
B.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C.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 m
D.4s时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
6.
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小车静止,下列关于杆对球的弹力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
B.大小为mg,方向垂直杆向上
C.大小为mg,方向沿杆向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
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光滑的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m/s2)
A.50 NB.100 N
C.50 ND.100 N
8.
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力为G,平衡时球在A位置.现用力将小球向下拉,使弹簧又伸长x至B位置,若仍在弹性限度内,则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A.kxB.G-kx
C.kx+GD.以上都不对
9.
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P受力个数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3个力B.一定3个力
C.可能4个力D.一定4个力
10.
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7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1.
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N/kg)(  )
A.50 N
B.50 N
C.100 N
D.100N

2.多选题(共6题)

12.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关于该汽车的运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刹车前汽车的行驶速度为20m/s
B.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4m/s2
C.刹车后6s内前进的距离为50m
D.刹车后6s内前进的距离为48m
13.
有一串佛珠,穿在一根长1.8m的细线上,细线的首尾各固定一个佛珠,中间还有5个佛珠.从最下面的佛珠算起,相邻两个佛珠的距离为5cm、15cm、25cm、35cm、45cm、55cm,如图所示.某人向上提起最上端的佛珠,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佛珠紧靠水平桌面.从松手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第2、3、4、5、6、7个佛珠
A.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相等
B.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C.其中的第4个佛珠落到桌面上的速率为3 m/s
D.依次落到桌面上的速率关系为1∶∶2∶
14.
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3m,BC=4 m. 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求得CD=5 m
B.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C.可以求得B点的速度大小
D.可以求得OA之间的距离
15.
研究两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得出合力F随夹角θ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A.两个分力分别为8N、10N
B.两个分力分别为6N、8N
C.2N≤F≤18N
D.2N≤F≤14N
16.
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方向相反的水平拉力Fa、 Fb分别作用于物体A、B上,A、B仍保持静止,且Fb=3Fa。以fA表示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以fB表示B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

A. fA=Fa,fB=4Fa
B. fA=Fa,fB=2Fa
C. 撤去Fb后,A、B仍保持静止
D. 撤去Fb后,A、B要开始运动
17.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运动
C.接触面上有弹力才有摩擦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大小有关
D.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3.解答题(共3题)

18.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为6m/s,加速度大小为2m/s2.试求:
(1)当速度增大到12m/s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2)10s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少?
19.
如果平直公路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10m/s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相邻两车间距为25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25m时刹车,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足够多,摩托车和汽车都可看成质点,求:
(1)刹车后摩托车最多前进多远?
(2)摩托车经历多少时间与最后一辆汽车相遇?
(3)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
20.
如图所示,重力为G1=10N的物体A与重力为G2=50N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B放在水平桌面上,且绳BO呈水平状态,AO段处于竖直状态.已知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10,最大摩擦力fm=6N,轻绳与定滑轮间的摩擦不计。现对B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
(1)若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求F的大小.
(2)若物体AB均保持静止状态,求拉力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4.实验题(共2题)

21.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或直接测量而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①时间间隔   ②位移   ③加速度   ④平均速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_______.
A. 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B.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C.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 不同的实验要求不同

(3)小车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__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2.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套之间的夹角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B.用两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若F1和F2的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N,则合力F的方向不变,大小也增加1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