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7259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7

1.单选题(共8题)

1.
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m.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滑动摩擦力
C.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D.静止于桌面上的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因为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
3.
小球静止在水平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对水平面的正压力与球的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球对水平面的正压力与球的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平面对小球有支持力,是因为小球对水平面的作用导致桌面的形变引起的
D.水平面对小球有支持力,是因为水平面对小球的作用导致小球的形变引起的
4.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B.凡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一定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球的球心
D.用细绳将物体竖直向上提起,物体静止时绳子受到的竖直向下的拉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5.
关于力的有关概念,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
C.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
6.
下面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平行.B.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D.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
7.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37°(sin37°=0.6,cos37°=0.8)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0.6B.0.625C.0.75D.0.8
8.
两个大小相等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共点力,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0时,其合力大小为F;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0时,合力的大小为()
A.B.C.D.

2.选择题(共1题)

9.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目的是(    )

3.多选题(共6题)

10.
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11.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增加B的重力,A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正确的是()
A.悬挂滑轮的轴对滑轮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B.绳子对A的拉力一定增大
C.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可能减少
D.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12.
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支持物受到的压力和绳受到的拉力从力的效果来看不是同一类力,但从力的性质来看却是同一类力
B.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不一定存在施力物体
C.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消失
D.只要物体与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论两个物体是否接触,它们之间总有弹力存在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且斜向下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A.μmgB.μ﹙mg-Fsinθ﹚C.μ﹙mg+Fsinθ﹚D.Fcosθ
14.
下列各组共点的三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
A.3N、4N、8N
B.3N、5N、1N
C.7N、9N、18N
D.4N、7N、8N
15.
质量为的木块,在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值应为(  )
A.B.
C.D.

4.填空题(共1题)

16.
一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N和4N两个力的作用.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为    N;当这两个力相互垂直时,合力大小为    N.

5.解答题(共3题)

17.
一列火车以0.2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1min的时间,这时火车的速度为多大,走过的位移是多少?
1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G=100N,受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60N,受摩擦力f=16N,已知sin37°=0.6,c0s37°0.8,求:

(1)物体所受的合力
(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9.
如图所示,一位重600N的演员,悬挂在绳上AO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BO绳水平,则AOBO两绳受到的力各为多大?

6.实验题(共2题)

20.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填写F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B.理想实验法    
C.等效替代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21.
在“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某小组做实验时得出如图所示的图(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________是F1与F2的真实值,________是F1与F2的实验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