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重庆市直属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25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3/30

1.单选题(共3题)

1.
如图,半径为0.1m的半球形陶罐随水平转台一起绕过球心的竖直轴水平旋转,当旋转角速度为10rad/s时,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恰好能随陶罐一起与陶罐保持相对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小物块与陶罐的球心O的连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37°,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取0.6,cos37°取0.8)。则小物块与陶罐内壁的动摩擦因数μ为(  )
A.B.C.D.
2.
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实线表示半径相同的带电圆弧,每段圆弧为电荷分布均匀且电荷量相同的圆弧,电性如图所示。已知甲图中O点场强大小为E,则乙图中P点场强大小为(  )
A.EB.C.0D.
3.
“嫦娥四号”探月飞船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按计划我国还要发射“嫦娥五号”,执行月面采样返回任务。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月球半径为R,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B.使飞船从地球飞向月球,地球上飞船的发射速度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C.采样返回时,使飞船从月球飞向地球,月球上飞船的发射速度为
D.采样返回时,使飞船从月球飞向地球,月球上飞船的发射速度应大于

2.多选题(共4题)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毛细现象只能发生在浸润的固体和液体之间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
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E.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
5.
如图所示,两竖直光滑墙壁的水平间距为6m,贴近左边墙壁从距离地面高20m处以初速度10m/s水平向右抛出一小球,一切碰撞均无机械能损失。小球每次碰撞时:平行于接触面方向的分速度不变、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分速度反向。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  )
A.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点到左边墙壁的水平距离为6m
B.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点到左边墙壁的水平距离为4m
C.小球第二次与地面碰撞点到左边墙壁的水平距离为2m
D.小球第二次与地面碰撞点到左边墙壁的水平距离为0m
6.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在1.5m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kh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该物体(  )
A.质量为1.0kgB.受到的外力大小为1.5N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mD.落地时的速度为12m/s
7.
如图所示为一台教学用手摇式交流发电机。若已知大皮带轮半径为0.2m,小皮带轮半径为0.02m,摇动手柄以每分钟60圈匀速转动,且摇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皮带轮与小皮带轮的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10:1
B.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流频率为10Hz
C.若手摇手柄的转速减半,产生交流电的最大值不变
D.若手摇手柄的转速减半,产生交流电的有效值也减半

3.解答题(共2题)

8.
如图所示,一绝热的薄壁气缸质量为m、底面积为S、深度为L,放在水平地面上,气缸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轻质绝热活塞与轻杆连接固定在竖直墙上,轻杆保持水平,轻杆与活塞的作用力保持水平,活塞与气缸内壁密封且可无摩擦的自由滑动。缸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时活塞位于距气缸底部处、缸内气压为p0、温度T0;现用缸内的加热装置对缸内气体缓慢加热,(外界大气压恒为p0,重力加速度为g,气缸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①气缸刚要开始相对地面滑动时,缸内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②活塞刚滑动到气缸口时,缸内气体的温度是多少?
9.
如图,半径R=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A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θ=30°,另一端点B为轨道的最低点,其切线水平。一质量M=2kg、板长L=2.0m的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右端紧靠B点,滑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B点和左侧固定平台C等高。光滑水平面EF上静止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P,另一物体Q以v0=m/s向右运动,与P发生弹性正碰,P随后水平抛出,恰好从A端无碰撞进入圆弧轨道,且在A处对轨道无压力,此后沿圆弧轨道滑下,经B点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平台C时立刻被粘住。已知物块P与滑板间动摩擦因数μ=0.5,滑板左端到平台C右侧的距离为s。取g=10m/s2,求:
(1)物体P经过A点时的速度;
(2)物体Q的质量mQ
(3)物体P刚滑上平台C时的动能EkC与s的函数表达式。

4.实验题(共2题)

10.
为了测量物块AB之间的摩擦因数,在水平台面上将两个物块叠放,两物块上都固定一个拉力传感器,如图甲所示,连接B物块的绳子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刚开始,两物块静止,两传感器示数都为零,现向左拉A物块的力F从零开始缓慢增大:

(1)某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之前,直接把连接B物块的绳子竖直提起,记录下B物块悬空静止时传感器的示数F1
B.实验过程中,保证拉A的力F保持水平向左,不然会对测量的摩擦因数有影响
C.实验过程中,保证拉B的绳子保持水平,记录稳定时传感器2的示数F2
D.实验过程中,当A动起来之后,必须匀速向左拉出,加速拉出测量的摩擦因数会偏小
(2)实验过程中,传感器2的示数如图乙,刚开始的小段时间,传感器1有示数,而传感器2示数为零的原因是______,物块AB之间的摩擦因数是______(用题中符号表示)。
11.
某学习小组决定探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稳定的黄色强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板:

(1)要描绘光电管的伏安曲线,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在______端(选填“ab”)。
(2)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室提供的微电流传感器G(电阻为Rg=1995Ω)量程太小了,该小组同学决定把量程放大400倍,应该给微电流传感器______联一个______Ω的电阻。
(3)滑动滑片P,读出电压表示数U,微电流传感器示数I,并换算成光电管的实际电流I实际,如表:

通过所采集的数据描出光电管的伏安曲线,实验证实: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有饱和值的存在。
(4)在上述探究“光电效应”中的“饱和电流”实验中,电路图中电源的负极为______端(选填“M或N”)。每个光电子带电量为e=1.6×10-19C,则在第(3)步的实验中每秒钟阴极板上被光照射而逸出的光电子个数约为______个。(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