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文一对一2018-2019学年度高一9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7250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3

1.单选题(共7题)

1.
物体在甲、乙两地往返一次,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为v1,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v2,则物体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
A.0,
B. ,
C.0,
D. ,
2.
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当 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
3.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交流电源
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直流电源
C.纸带上点迹密集的地方表明物体的速度较小
D.纸带上点迹密集的地方表明相邻点间的时间较短
4.
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恒定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0~2.0s内水平外力F与运动方向相反,2s~4s内水平外力F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0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3m/s
B.0~4.0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加速度为
C.水平外力F=50N
D.水平外力F=20N
5.
为了求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若空气阻力作用不计,仅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值不能计算出楼房高度的是
A.石子下落的时间B.石子下落头1s内的位移
C.石子落地时的速度D.石子通过最后1m的时间
6.
A、B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B在A的前面,两物体相距9m,B物体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A物体追上B物体所用时间是(  )

A. 3s
B. 5s
C. 7.5s
D. 8.5s
7.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2.选择题(共3题)

8.下列亚洲的河流,注入北冰洋的是( )
9.下列亚洲的河流,注入北冰洋的是( )
10.按规律填数.

15,20,{#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

3,5,{#blank#}5{#/blank#}、9,{#blank#}6{#/blank#}、13,{#blank#}7{#/blank#}

2,5,{#blank#}8{#/blank#}、11,{#blank#}9{#/blank#}、{#blank#}10{#/blank#}、20

3.多选题(共2题)

11.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8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0到6s内物体的路程为30m
D.前两秒加速度为5m/s2
12.
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过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xab=xbd=6m,x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
A.vb=4m/sB.vc=3m/s
C.de=5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4.填空题(共3题)

13.
百货大楼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若自动扶梯不动,人沿自动扶梯上要3min,若此人沿运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则要__min.
14.
为了减少汽车刹车失灵造成的危害,如图所示为高速公路上在下坡路段设置的可视为斜面的紧急避险车道。一辆货车在倾角θ=30°的连续长直下坡高速路上,以v0=7m/s的速度在刹车状态下匀速行驶(在此过程及后面过程中,可以认为发动机不提供牵引力)。突然汽车刹车失灵,开始加速运动,此时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共为车重的0.2倍。在加速前进了x0=96m后,货车冲上了平滑连接的倾角α=53°的避险车道。已知汽车在该避险车道上所受到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共为车重的0.45倍。货车的各个运动过程均可视为直线运动。取sin53°=0.8,g=10m/s2。则汽车刚冲上避险车道时的速度大小v=____;汽车在避险车道上行驶的最大距离x=___________。
15.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在    V以下,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

5.解答题(共1题)

16.
在一次救援中,一辆汽车停在一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240m的山坡处一巨石以的初速度的加速度匀加速滚下,巨石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面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险情后经过2s汽车才启动起来,并以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求:

(1)巨石到达坡底时间和速率分别是多少?
(2)汽车司机能否安全脱险?

6.实验题(共3题)

17.
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使用的电源频率高于50Hz时,如果仍按50Hz来计算,则测得的速度将比真实值   (偏大、偏小、无影响)
18.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打点计时器不一定要使用交流电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挨在打点计时器旁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2)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作0、1、2、3、4.量得2、3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3=30.0mm,3、4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小车在3计数点时的速度为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m/s2
19.
如图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
(3)在不挂重物且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
A.计时器不打点 B.计时器打点
(4)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去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x1x2x3……,如图所示。

实验中,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从打O点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_______,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__。
(5)以v2为纵坐标,W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作如图所示的v2W图象。由此图象可得v2W变化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根据功与能的关系,动能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v2这个因子;分析实验结果的单位关系,与图线斜率有关的物理量应是_________。

(5)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若重物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图中正确反映v2W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