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关于速度及其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
C.物体的位置变化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
D.物体的位置变化越快,速度一定越大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奥运会冠军刘翔的跨栏技术时可将刘翔看作质点 |
B.在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18.62米的成绩获得金牌,这里记录的成绩是比赛中铅球经过的路程 |
C.瞬时速度可理解为时间趋于零时的平均速度 |
D.“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40min指的是时刻 |
4.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不变,N增大 | B.F不变,N减小 |
C.F减小,N不变 | D.F增大,N减小 |
5.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栓一个钢球P,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球施加—个方向向右的外力F,使球缓慢偏移,在移动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可以认为钢球处于平衡状态。若外力F方向始终水平,移动中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90°且弹簧的伸长量不超过弹性限度,则下面给出的弹簧伸长量x与cos
的函数关系图象中,最接近的是 ( )





2.多选题- (共4题)
7.
为了测得塔身的高度(超过5层楼高),某人在塔顶让一颗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若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则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
A.最初1秒内的位移 |
B.石子下落的总时间 |
C.石子在最后第2秒内下落的高度 |
D.石子下落到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 |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斜面体B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推力F分别作用在A、B上,A、B均保持静止不动。则( )


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
B.B与地面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 |
C.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 |
D.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g |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滑行。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板质量为M。则 ( )


A.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为μ1mg,方向水平向左 |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μ1mg,方向水平向左 |
C.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μ2(M+m)g |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碰石头,虽然鸡蛋碎了而石头完好无损,但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完全相同的 |
B.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书本的形变而产生的 |
C.“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受到了力而弯曲,但未见到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可以存在的 |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
3.解答题- (共4题)
12.
在t0=0时刻,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s=200m的两地,同时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行驶,甲车在前,以v1=10m/s的初速度,大小为a1=0.50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乙车在后,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求:
(1)从t0=0时刻起,甲车道停止运动经过的时间t1;
(2)如果乙车要在甲车停止前追上甲车,其加速度a2应满足的条件;
(3)若乙车的加速度a2=2.0m/s2,求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的最远距离.
(1)从t0=0时刻起,甲车道停止运动经过的时间t1;
(2)如果乙车要在甲车停止前追上甲车,其加速度a2应满足的条件;
(3)若乙车的加速度a2=2.0m/s2,求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的最远距离.
13.
质量为3.0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0N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12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g=10m/s2.求: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木箱在14.0N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木箱在14.0N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4.
如图所示,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也为m的物块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物块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A、B、C都处于静止状态.

(1)求斜面对B的摩擦力;
(2)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
(3)剪断B与滑轮间的细绳,B开始沿斜面加速下滑,求下滑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

(1)求斜面对B的摩擦力;
(2)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
(3)剪断B与滑轮间的细绳,B开始沿斜面加速下滑,求下滑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
4.实验题- (共2题)
15.
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纸带上的A、B、C、D、E是连续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打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上,测得AB="3.00cm," BC="4.20" cm, CD="5.40cm," DE="6.60cm."

则(1)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2)纸带上计数点AD之间的平均速度v=______m/s
(3)在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m/s;
(4)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 m/s2.

则(1)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2)纸带上计数点AD之间的平均速度v=______m/s
(3)在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m/s;
(4)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 m/s2.
16.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甲,用两根弹簧测力计一起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到0点:如图乙,改用一根弹管测力计拉橡皮筋,也使橡皮筋伸长到O点,实验时,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在贴于木板的白纸上记录0点的位置及拉线的方向,

(1)下列正确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
A.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B.实验时,橡皮筋可以尽可能伸长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记录拉线方向时,所描的两点可尽量靠近
(2)实验记录纸如图丙所示,0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F1=1.5N、F2=2.0N.请选择合适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合力F的大小为______N.
(3)若弹簧测力计A和B间的夹角大于90° .保持0点位置不变、弹簧测力计B与橡皮筋PO间夹角(∠POA)不变,减小弹簧测力计B与与橡皮筋PO间夹角(∠POB),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___、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下列正确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
A.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B.实验时,橡皮筋可以尽可能伸长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记录拉线方向时,所描的两点可尽量靠近
(2)实验记录纸如图丙所示,0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F1=1.5N、F2=2.0N.请选择合适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合力F的大小为______N.
(3)若弹簧测力计A和B间的夹角大于90° .保持0点位置不变、弹簧测力计B与橡皮筋PO间夹角(∠POA)不变,减小弹簧测力计B与与橡皮筋PO间夹角(∠POB),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___、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