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7225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2

1.单选题(共5题)

1.
A、B两球沿同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x-t)图像,图中a、b分别为A、B两球碰撞前的图线,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图线.若A球的质量,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B两球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 kg·m/s
B. 碰撞过程A对B的冲量为-4 N·s
C. 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4kg·m/s
D. 碰撞过程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0 J
2.
在以下几种运动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相等的是( )
A.匀速圆周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C.非匀变速直线运动D.单摆的摆球沿圆弧摆动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速度为v的A球跟质量为3m、处于静止的B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对心正碰,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 (   )
A.0.2vB.0.4vC.0.6vD.0.8v
4.
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m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A.B.C.D.
5.
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枪发射子弹时,关于车、枪和子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枪、车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若忽略摩擦,枪、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2.多选题(共1题)

6.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3.填空题(共2题)

7.
在光滑水平面上,A、B小球质量分别为2 kg和1 kg,两个小球分别以0.5m/s和2m/s的速度相向运动,碰撞后两物体粘在一起,则它们的共同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方向_________.
8.
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4.解答题(共3题)

9.
把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放在高度h=5.0m的直杆的项端.一颗质量m=0.01kg的子弹以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击中小球,并穿过球心,小球落地处离杆的距离s=20m,求:
(1)小球离杆的速度?
(2)子弹打穿小球的速度?
10.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科学研究表明其核反应过程是: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核后形成了不稳定的复核,复核发生衰变放出质子,变成氧核,设α粒子质量为m1,初速度为v0,氮核质量为m2,质子质量为m3,氧核的质量为m4,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1)α粒子轰击氮核形成不稳定复核的瞬间,复核的速度为多大?
(2)求此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11.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均为2mBC两物块固定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C紧靠挡板但不粘连.另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以速度v0从右向左与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所有过程都在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求:

(1)AB碰后瞬间各自的速度;   
(2)弹簧第一次压缩最短与第一次伸长最长时弹性势能之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