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预测卷 (三)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2172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20/3/30

1.单选题(共4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原子的最内层
B.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D.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2.
如图所示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4mm,开始A、B均静止,细绳拉直,在竖直向上拉力F=6mg作用下,动滑轮竖直向上运动.已知动滑轮质量忽略不计,动滑轮半径很小,不考虑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细绳足够长,在滑轮向上运动中,物块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
A.aAgaB=5gB.aAaBg
C.aAgaB=3gD.aA=0,aB=2g
3.
如图所示,A 物体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B 物体放置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用一细绳连接。初始时细绳经过定滑轮呈水平,AB 物体质量均为mA 物体从 P 点由静止释放,下落到 Q 点时,速度为 vPQ 之间的高度差为 h此时连接 A 物体的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θ,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A 物体到Q 点时,B 物体的速度为v sinq
C.A 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AB 两物体动能增量之和
D.B 物体克服摩擦做的功为mgh -mv2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B.即使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不会停止
C.将一块晶体敲碎,得到的小颗粒也是晶体
D.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2.多选题(共3题)

5.
如图,一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B,另一端与地面上的物块A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缓慢拉动B,直至悬挂B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已知A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A所受细绳的拉力一直增大B.A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直增大
C.水平拉力大小可能减小D.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6.
如图所示,直线上MN两点分别放置等量的异种电荷,AB是以M为圆心的圆上两点,且关于直线对称,C为圆与直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不等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等
C.C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
D.将正电荷从A沿劣弧移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7.
如图所示,固定平行的长直导轨M、N放置于匀强磁场中,导轨间距L=1m,磁感应强度B=5T,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驱动导体棒使其在磁场区域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v=2sin10πt(m/s),导轨与阻值为R=9Ω的外电阻相连,已知导体棒的电阻为r=1Ω,不计导轨与电流表的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频率为5Hz的正弦交流电
B.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0V
C.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D.0~时间内R产生的热量为0.45J

3.解答题(共1题)

8.
一个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0=8m/s的初速度由底端沿斜面上滑。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若斜面足够长,已知tan37°=g取10m/s2,求:
(1)小物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小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
(3)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