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题)
1.
如图所示,A、B、C、D、E五个摆悬挂于同一根绷紧的水平绳上,A是摆球质量较大的摆,让它摆动后带动其他摆运动。稳定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其它各摆的振动周期与A摆的振动周期相同 |
B.其它各摆的振幅都相等 |
C.其它各摆的振幅不同,D摆的振幅最大 |
D.其它各摆的振动周期不同,E摆周期最大 |
2.多选题- (共3题)
2.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物块A以
速度沿粗糙水平面滑向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
的物块B,物块A和物块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物块粘在一起。已知物块A和物块B均可视为质点,两物块间的初始距离
,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重力加速度
则











A.两物块碰撞前的瞬间,物块A的速度为1 ![]() |
B.两物块碰撞前的过程中,物块A与水平面间产生的热量为![]() |
C.两物块碰撞过程中,物块A对物块B的冲量为![]() ![]() |
D.两物块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3 J |
3.解答题- (共1题)
5.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平板车P的上表面离地面高
,质量为
的小物块
大小不计,可视为质点
位于平板车的左端,系统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为
,一端悬于Q正上方高为R处,另一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
大小不计,可视为质点
。今将小球拉至悬线与竖直方向成
角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与Q的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已知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大小
,Q与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
,计算:

小球与Q碰撞前瞬间,细绳拉力T的大小;
平板车P的长度L;
小物块Q落地时与小车的水平距离s。
















4.实验题- (共1题)
6.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 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 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 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 s,g= ________
(4)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
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 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
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 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 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
和
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
、
,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
、
、
、
表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C. 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 s,g= ________

(4)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



A. 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 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 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