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发出的光恰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光是氢原子所有可能发出的光中能量最大的 |
B.氢原子中由高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发出的光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C.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能量恰好等于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所放出光子的能量 |
D.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所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该金属的逸出功 |
2.
绝缘光滑水平面上有ABO三点,以O点为坐标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轴x轴,A点坐标为-2m,B点坐标为2m,如图甲所示。A、B两点间的电势变化如图乙,左侧图线为四分之一圆弧,右侧图线为一条倾斜线段。现把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由A点静止释放,则关于负点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 )




A.负点电荷在AO段的加速度大于在OB段的加速度 |
B.负点电荷在AO段的运动时间小于在OB段的运动时间 |
C.负点电荷由A点运动到O点过程中,随着电势的升高电势能变化越来越快 |
D.当负点电荷分别处于-![]() ![]() |
3.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输出端所连接电路如图所示,图中交流电源的电动势e=311sin(100πt)V,三只灯泡完全相同。当电键S1、S2均断开时,交流电源的输出功率为理想变压器输出功率的3倍。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为1:3 |
B.灯泡L1消耗的功率是灯泡L2消耗功率的4倍 |
C.断开电键S1,闭合电键S2时,灯泡L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110V |
D.断开电键S2,闭合电键S1时,灯泡L1的亮度与C项情况下相比较较暗 |
2.多选题- (共2题)
4.
关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 |
B.光可以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所以光是一种波 |
C.干涉和衍射的条纹都是明暗相间的,所以不能通过条纹来判断是干涉现象还是衍射现象 |
D.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
E.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是由于各种色光传播速度不同 |
5.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 |
B.扩散现象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任何两种中 |
C.分子力较大时,分子势能较大;分子力较小时,分子势能较小 |
D.液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不稳定,其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E.只要是具有各向异性的物体一定是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物体不一定是非晶体 |
3.解答题- (共1题)
6.
如图甲所示,S1、S2为两波源,产生的连续机械波可沿两波源的连线传播,传播速度v=100m/s,M为两波源连线上的质点,M离S1较近。0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振动,得到质点M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两波源S1、S2间的距离;
(2)在图中画出t=6s时两波源S1、S2间的波形图,并简要说明作图理由。

(1)两波源S1、S2间的距离;
(2)在图中画出t=6s时两波源S1、S2间的波形图,并简要说明作图理由。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