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3.
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
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 |
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 |
D.实物粒子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6题)
5.
一静止的铝原子核Al俘获一速度为1.0×107 m/s 的质子p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S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为![]() |
B.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 |
C.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 |
D.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 |
6.
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
B.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 |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每个分子的动能都一定越大 |
D.两个铅块压紧后能连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
8.
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
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 ![]() |
B.![]() ![]() ![]() ![]() |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增大,则分子势能也增大 |
D.由分子动理论可知,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
9.
近期我国多个城市的
数值突破警戒线,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京津冀地区,雾霾笼罩,大气污染严重.
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
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 |
D.![]() |
10.
分别用波长为
和
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最大速度之比为2∶1,普朗克常量和真空中光速分别用
和
表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 |
B.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 |
C.波长超过![]() |
D.波长超过![]() |
4.解答题- (共2题)
11.
用速度大小为v的中子(
)轰击静止的锂核(
),发生核反应后生成氚核和α粒子。已知氚核速度方向与中子的初速度方向相反,氚核与α粒子的速度之比为7∶8,质子与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为m,光速为c。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氚核与α粒子的速度大小;
(3)若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也全部转化为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求该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氚核与α粒子的速度大小;
(3)若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也全部转化为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求该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