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下列有关近代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C.玻尔理论能成功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
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
3.
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用光强相同的黄光和蓝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产生的光电流I随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黄光和蓝光的频率分别为ν1和ν2,且ν1<ν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U1>U2 |
B.图(b)中的乙线是对应黄光照射 |
C.根据题述条件无法算出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 |
D.用蓝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U2 |
4.
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12.09 eV | B.10.20 eV | C.1.89 eV | D.1.5l eV |
5.
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若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4.54eV的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能辐射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
B.氢原子辐射的光子都能使钨发生光电效应 |
C.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 |
D.钨能吸收两个从n=4向n=2能级跃迁的光子而发生光电效应 |
6.
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
,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2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A.![]() |
B.同一介质对![]() |
C.同一介质中![]() |
D.用![]() ![]() |
7.
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
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 |
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 |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 |
D.衰变后![]() |
9.
用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某一位置,开关S闭合时,用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用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则( )


A.a光的强度一定大于b光的强度 |
B.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阴极K的极限频率 |
C.b光的频率一定小于阴极K的极限频率 |
D.开关S断开后,用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一定不会发生偏转 |
10.
用波长为300nm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J,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 63×10-34J.s,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单色光的最低频率( )
A.1×1014Hz |
B.8×1015Hz |
C..2×1015Hz |
D.8×1014Hz |
2.多选题- (共2题)
11.
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2018年获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下列关于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安全、清洁 |
B.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 |
C.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 |
D.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加 |
12.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νa、νb的单色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a和U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ka和Ekb.h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νa>νb,则一定有Ua<Ub | B.若νa>νb,则一定有Eka>Ekb |
C.若Ua<Ub,则一定有Eka<Ekb | D.若νa>νb,则一定有hνa-Eka>hνb-Ekb |
3.填空题- (共1题)
4.解答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