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718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单选题(共5题)

1.
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振动一定有波动,有波动不一定有振动
B.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
C.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光的频率不变,传播速度变大,波长变长
D.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远离我们
2.
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质点的振幅为10cm
B.质点的振动频率是4Hz
C.t=2s时刻速度最大,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
D.t=3s时,质点加速度为正向最大
3.
如图所示,甲图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s时刻的波动图象,乙图为参与波动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8m/s
C.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m/s
D.经过1s,质点P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4m
4.
物理学家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有力地说明光是一种机械波
B.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C.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D.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5.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管产生的电流的电路图,A、K是光电管的两个电极,已知该光电管阴极的极限频率为ν0,元电荷为e,普朗克常量为h.现将频率为ν(大于ν0)的光照射在阴极上,则下列方法一定能够增加饱和光电流的是
A.照射光强度不变,增加光的频率
B.照射光频率不变,增加照射光强度
C.增加A、K电极间的电压
D.减小A、K电极间的电压

2.多选题(共4题)

6.
如图,a、b、c、…、k为连续的弹性介质中间隔相等的若干质点,e点为波源,t=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振幅为3 cm,周期为0.2 s.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质点比前一质点迟0.05 s开始振动.t=0.25 s时,x轴上距e点2.0 m的某质点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
A.该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8m/s
B.该机械波的波长为2 m
C.图中相邻质点间距离为0.5 m
D.当b点在平衡位置上方3cm处时,f点也在平衡位置上方3cm处
7.
两木块A、B质量分别为m、M,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用外力将木块A压下一段距离静止,释放后A上下做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木块B刚好始终不离开地面即它对地面最小压力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振动过程中木块A的机械能守恒
B.A做简谐振动的振幅为
C.A做简谐振动的振幅为
D.木块B对地面的最大压力是
8.
某质点在直线上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t的单位为s,则质点
A.第1s内速度不断增大
B.第2s内加速度不断减小
C.第1s末与第5s末的动能相等
D.第1s初到第2s末的经过的路程为8cm
9.
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40cm/s,两列波在t=0时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关于这两列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波的波长λ=40m
B.乙波的周期为T=1.2s
C.两列波可以形成稳定的干涉
D.t=0时刻,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24cm的相邻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480cm

3.解答题(共4题)

10.
(20分)如图所示,水平虚线X下方区域分布着方向水平、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整个空间存在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P静止于虚线X上方A点,在某一瞬间受到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I的冲量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点右下方的磁场中有定点O,长为l的绝缘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连接不带点的质量同为m的小球Q,自然下垂。保持轻绳伸直,向右拉起Q,直到绳与竖直方向有一小于5的夹角,在P开始运动的同时自由释放Q,Q到达O点正下方W点是速率为v0。P、Q两小球在W点发生正碰,碰到电场,磁场消失,两小球黏在一起运动。P、Q两小球均视为质点,P小球的电荷量保持不变,绳不可伸长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和进入磁场时的速率
(2)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要使绳不断,至少为多大?
(3)求点距虚线的距离
11.
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和t2=0.05 s时,其波形分别用如图的实线和虚线表示,求:

(1)这列波可能具有的波速.
(2)当波速为280 m/s时,波的传播方向如何?以此波速传播时,t=0时刻x=8 m处的质点P从平衡位置运动至y=1cm所需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12.
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处鱼群的方位.已知某超声波频率为1.0×105Hz,某时刻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

(1)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画出x=7.5×10-3 m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至少一个周期).
(2)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往返一次所用时间为4 s,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略船和鱼群的运动).
13.
如图,平行玻璃砖厚度为d,一射向玻砖的细光束与玻砖上表面的夹角为30°,光束射入玻砖后先射到其右侧面。已知玻璃对该光的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i)光束从上表面射入玻砖时的折射角;
(ii)光束从射入玻砖到第一次从玻砖射出所经历的时间。

4.实验题(共1题)

14.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
(1)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用公式法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______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