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694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2

1.单选题(共4题)

1.
在光滑的水平面的同一直线上,自左向右地依次排列质量均为m的一系列小球,另一质量为m的小球A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运动,依次与上述小球相碰,碰后即粘合在一起,碰撞n次后,剩余的总动能为原来的 ,则n为(  )
A.5
B.6
C.7
D.8
2.
如图所示,两带电的金属球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A带电荷量为-qB带电荷量为+2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碰前两球组成的系统运动过程中动量不守恒
B.相碰前两球的总动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C.两球相碰分离后的总动量不等于相碰前的总动量,因为碰前作用力为引力,碰后为斥力
D.两球相碰分离后的总动量等于碰前的总动量,因为两球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3.
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5 kg·m/s,B球的动量是7 kg·m/s.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值分别是(  )
A.6 kg·m/s,6 kg·m/sB.3 kg·m/s,9 kg·m/s
C.2 kg·m/s,14 kg·m/sD.-5 kg·m/s,15 kg·m/s
4.
水平面上,一白球与一静止的灰球碰撞,两球质量相等.碰撞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
A.30%B.50%C.70%D.90%

2.选择题(共4题)

5.

五(1)班的女生25人,比全年级人数少 78 ,根据条件,可选择的问题是(  )

6.

五(1)班的女生25人,比全年级人数少 78 ,根据条件,可选择的问题是(  )

7.

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绿洲较多,是因为(  )

8.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多选题(共1题)

9.
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哪些因素可导致实验误差(  )
A.导轨安放不水平B.小车上挡光板倾斜
C.两小车质量不相等D.两小车碰后连在一起

4.解答题(共2题)

10.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长木板,长木板的上表面也是水平光滑的,右端用细绳拴在墙上,左端上部固定一轻质弹簧。质量为m的铁球以某一初速度v0在木板的上表面上向左匀速运动。铁球与弹簧刚接触时绳子绷紧,小球的速度仍与初速度相同,弹簧被压缩后,铁球的速度逐渐减小,当速度减小到初速度的一半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此时细绳恰好被拉断(不考虑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此后木板开始向左运动。

(1)铁球开始运动时的初速度是多少?
(2)若木板的质量为M,木板开始运动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是多少?
(3)为使木板获得的动能最大,木板的质量应为多大?
11.
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 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求

(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

5.实验题(共2题)

12.
在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
A.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改变两车的质量
B.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碰撞后粘在一起
C.释放小车时让小车紧靠打点计时器
D.先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13.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入射小球,原来静止的被碰小球,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前的是_______入射小球碰撞后的是_______被碰小球碰撞后的是_______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