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6920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3

1.单选题(共7题)

1.
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A.B.C.D.
2.
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落体,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它在空中自由落体的过程称为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Ⅱ,则( )
A.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小于重力的冲量
B.过程Ⅱ中钢珠所受阻力的冲量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
C.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改变量等于阻力的冲量
D.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大小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重力冲量的大小
3.
如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0s时的波形图,图2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则该波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A.v=4m/s,向x负方向传播
B.v=8m/s,向x负方向传播
C.v=4m/s,向x正方向传播
D.v=8m/s,向x正方向传播
4.
原点O处有一简谐横波波源,t = 0时波源开始振动,形成沿x轴正向传播的机械波,当t =" 0.6" s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刚好开始振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10 cm/s
B.再经过0.1 s质点a通过的路程等于10 cm
C.t =" 0.7" s时质点b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D.此刻质点a与质点b运动方向相同
5.
如图所示,同一介质中的PQ两列持续振动的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质点abcd分别位于6m、7m、8m、7.5m处,若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图示为t=0时刻的波形图,则再经过t=0.5s时
A.质点振动的频率为0.4HzB.质点ac处于平衡位置
C.质点b的位移大小为30cmD.质点d的振动方向沿+y轴
6.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放置在质量为的物体上,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运动,振动过程中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劲度系数为,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时,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A.B.C.D.
7.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其位移为负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一定为负值
B.速度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
C.速度不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不一定为正值
D.速度不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

2.选择题(共1题)

8.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在太空翱翔了17天,行程1100万公里,完成两次完美对接的神舟八号,乘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飘然下落,在内蒙古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回到祖国的怀抱。图为工作人员查看返回舱内情况。神舟八号在太空翱翔期间,地球正运行在

3.多选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是水下机器人 PowerRay“小海鳐”,它在水下开启寻鱼模式可以通过声纳技术(通过发射声波和接收回波判断目标物的距离、方位和移动速度等信息)准确探测鱼群。它也能将水下鱼群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上岸,由于水中衰减快,其最大传输距离为80m。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声波和无线电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B.无线电波在水中衰减指的是其频率不断减小
C.发射声波后能形成回波是波的反射现象
D.若接收回波频率大于发射声波的频率,说明鱼正在靠近
10.
在如图甲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通过P点的电流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设通过P点的电流向右时为正,则( )
A.0.5s至1s内,电容器在充电
B.0.5s至1s内,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
C.1s至1.5s内,Q点比P点电势高
D.1s至1.5s内,磁场能正在转化为电场能

4.解答题(共3题)

11.
如图所示,水平固定一个光滑长杆,有一个质量为m小滑块A套在细杆上可自由滑动。在水平杆上竖直固定一个挡板P,小滑块靠在挡板的右侧处于静止状态,在小滑块的下端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B,将小球拉至左端水平位置使细线处于自然长度,由静止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运动过程中,相对最低点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2)小滑块运动过程中,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
12.
图中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相距1m水平放置,磁感应强度B=0.4T的匀强磁场竖直向上穿过整个导轨所在的空间.金属棒abcd质量分别为0.1kg和0.2kg,电阻分别为0.4Ω和0.2Ω,并排垂直横跨在导轨上.若两棒以相同的初速度3m/s向相反方向分开,不计导轨电阻,求:

(1)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后的ab棒的速度大小;
(2)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的过程中,回路上释放出的焦耳热;
(3)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后,两棒间距离增加多少?
13.
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经0.2 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1) 若该波向左传播,求波的传播速度和周期;
(2)若该波的波速为0.9m/s,求波的传播方向.

5.实验题(共3题)

14.
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__较为合适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左右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左右的铁球
(2)如图甲所示小球直径读数为_________cm;用秒表测量小球多次摆动的总时间,如图丙所示,对应时间为______________s.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A.g B. C. D. 
15.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准备了下列器材:
A.白炽灯   B.双缝片  C.单缝片   D.滤光片   E.毛玻璃光屏
(1)将以上器材安装在光具座上时,自光源起合理的顺序依次是(填所选器材前的字母):D、_________、___________、E.

(2)在实验中,手轮上前后两次示数情况如图,其中表示a纹位置的手轮读数为______mm。
(3)如果上述实验中双缝片与光屏间距为0.500m,所用的双缝片是相距0.18mm规格的,则实验中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 nm.(保留三位有效数)
16.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
(1)小朱同学在实验桌上看到方木板上有一张白纸,白纸上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他认为除了缺刻度尺还少了一种器材,请你写出所缺器材的名称:______老师将器材配齐后,他进行实验,图乙是他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个状态,请你指出第四枚大头针应在图乙中的位置________(填“A”、“B”或“C”)。

(2)小红利用方格坐标纸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丙所示,AO是画在纸上的直线,她在直线AO适当位置竖直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放上半圆形玻璃砖,使其圆心与O重合,然后插上P3P4两枚大头针,以确定折射光线.其中她确定P3大头针位置的方法应当是________。操作完成后,她用圆规作了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与玻璃砖半径相同的半圆(如图丙中虚线所示),则她测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