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1.
如图所示,两光滑直杆成直角竖直固定,OM水平,ON竖直,两个质量相同的有孔小球A、B(可视为质点)串在杆上通过长为L的非弹性轻绳相连,开始时小球A在水平向左的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OB=
,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外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方向不变),则小球B运动到与O点的距离为
时的速度大小为

A.
B. 
C.
D. 



A.


C.


2.
如图所示,某同学把布娃娃“小芳”挂在“魔盘”竖直壁上的可缩回的小圆柱上、布娃娃“盼盼”放在“魔盘”底盘上,用手摇机械使“魔盘”转动逐渐加快,到某一转速时匀速转动,他发现小圆柱由于离心已缩回竖直壁内,“小芳”悬空随“魔盘”一起转动,“盼盼”在底盘上也随“魔盘”一起转动.若魔盘半径为r,布娃娃与魔盘的平面和竖直壁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芳”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B.“盼盼”放在底盘靠近竖直壁附近,也可能随“魔盘”一起转动 |
C.此时“魔盘”的转速一定不大于![]() |
D.此时“魔盘”的转速一定不小于![]() |
2.多选题- (共4题)
3.
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细环A,环A和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mB (mA>mB),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环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
B.风力增大时,杆对A环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
C.B球受到的风力F为mAgtan θ |
D.A环与水平细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
4.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lm,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0.02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
B. 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C. 从t=0时起,经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
D. 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正方向
E. 此列波不能和频率为50 Hz的横波发生干涉现象
B. 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C. 从t=0时起,经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
D. 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正方向
E. 此列波不能和频率为50 Hz的横波发生干涉现象
5.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原线圈接交流电u=20
sin100 πt(V),保险丝的电阻为1 Ω,熔断电流为2 A,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电压表V的示数为14.1 V |
B.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2∶1 |
C.为了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4 Ω |
D.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电流表A1的示数减小 |
6.
在图所示电路中,流过二极管D的电流iD如图所示,该电流可以看作是一个恒定电流和一个交变电流的叠加,流过电感和电容的电流分别为iL、iC.下列关于iL、iC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解答题- (共1题)
7.
如图甲所示,两滑块 A、B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相连,B距地面一定高度,A可在细线牵引下沿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向上滑动。已知
,
,斜面倾角θ="37°。" 某时刻由静止释放A,测得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
,
。求:
(1)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A 沿斜面向上滑动的最大位移;
(3) 滑动过程中细线对 A 的拉力所做的功。




(1)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A 沿斜面向上滑动的最大位移;
(3) 滑动过程中细线对 A 的拉力所做的功。

4.实验题- (共2题)
8.
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________ mm.
(2)小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
(3)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
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直径d满足表达式________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Δ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ΔEp-ΔEk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________ mm.
(2)小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
(3)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

(4)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Δ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ΔEp-ΔEk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9.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RT为热敏电阻,电压表量程为3 V,内阻RV约10 kΩ,电流表量程为0.5 A,内阻RA=4.0 Ω,R为电阻箱.

(1)该实验小组首先利用该电路进行描绘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不同情况下的电压表示数U1、电流表示数I和电阻箱的阻值R,在I-U坐标系中,将各组U1、I的数值标记在相应位置,描绘出热敏电阻的部分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中曲线所示.为了完成该实验,应将导线c端接在________(选填“a”或“b”)点;
(2)利用(1)中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得外电路的电压U2,U2的计算式为________;(用U1、I、R和RA表示)
(3)实验小组利用(2)中的公式,计算出各组的U2,将U2和I的数据也描绘在I-U坐标系中,如图乙中直线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_ Ω;
(4)实验中,当电阻箱的阻值调到8.5 Ω时,热敏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________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该实验小组首先利用该电路进行描绘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不同情况下的电压表示数U1、电流表示数I和电阻箱的阻值R,在I-U坐标系中,将各组U1、I的数值标记在相应位置,描绘出热敏电阻的部分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中曲线所示.为了完成该实验,应将导线c端接在________(选填“a”或“b”)点;
(2)利用(1)中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得外电路的电压U2,U2的计算式为________;(用U1、I、R和RA表示)
(3)实验小组利用(2)中的公式,计算出各组的U2,将U2和I的数据也描绘在I-U坐标系中,如图乙中直线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_ Ω;
(4)实验中,当电阻箱的阻值调到8.5 Ω时,热敏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________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