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t =1 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
B.t =2 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
C.t =3 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
D.t =4 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
2.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2所示,质点P的x坐标为3 m.已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4 m/s |
B.波的频率为1.25 Hz |
C.x坐标为15 m的质点在t=0.6 s时恰好位于波谷 |
D.x坐标为22 m的质点在t=0.2 s时恰好位于波峰 |
E.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17 m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 |
3.
手持较长软绳端点O以周期T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带动绳上的其他质点振动形成简谐波沿绳水平传播,示意如图。绳上有另一质点P,且O、P的平衡位置间距为L。t=0时,O位于最高点,P的位移恰好为零,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简谐波是纵波
B. 该简谐波的最大波长为2L
C.
时,P在平衡位置上方
D.
时,P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A. 该简谐波是纵波
B. 该简谐波的最大波长为2L
C.

D.

4.
周期为2.0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0m/s | B.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m/s |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m/s | D.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10m/s |
5.
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个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A. 频率是30Hz B. 波长是3m C. 波速是1m/s D. 周期是0.1s
A. 频率是30Hz B. 波长是3m C. 波速是1m/s D. 周期是0.1s
6.
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若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的两质点a、b相距为s,a、b之间只存在一个波谷,则从该时刻起,下列四副波形中质点a最早到达波谷的是( )
A.
B.
C.
D. 
A.




2.多选题- (共6题)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地点,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其摆长成正比 |
B.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
C.在同一地点,当摆长不变时,摆球质量越大,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越小 |
D.系统做稳定的受迫振动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率 |
E.已知弹簧振子初始时刻的位置及其振动周期,就可知振子在任意时刻运动速度的方向 |
8.
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
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
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 |
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 |
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
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
9.
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sin(2.5πt)m。t=0时刻,一小球从距物块h高处自由落下;t=0.6s时,小球恰好与物块处于同一高度。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h=1.7m |
B.简谐运动的周期是0.8s |
C.0.6s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0.2m |
D.t=0.4s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 |
10.
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

A. 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 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 s
C. 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
D. 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

A. 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 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 s
C. 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
D. 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
11.
在均匀介质中坐标原点O处有一波源做简谐运动,其表达式为
,它在介质中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12 m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则



A.此后再经6 s该波传播到x=24 m处 |
B.M点在此后第3 s末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
C.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
D.此后M点第一次到达y=-3 m处所需时间是2 s |
3.填空题- (共1题)
13.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和
,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m/s
B. 质点a经过4s振动的路程为4m
C. 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
D. 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



A. 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m/s
B. 质点a经过4s振动的路程为4m
C. 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
D. 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
4.解答题- (共1题)
14.
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波源发出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轴传播,P、Q为x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O的距离为35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s,振幅A=5cm。当波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s,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
(ⅰ)P、Q之间的距离;
(ⅱ)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路程。
(ⅰ)P、Q之间的距离;
(ⅱ)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路程。
5.实验题- (共1题)
15.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 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 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 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 s,g= ________
(4)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
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 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
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 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 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
和
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
、
,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
、
、
、
表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C. 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 s,g= ________

(4)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



A. 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 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 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