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四)理科综合物理B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9039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

1.单选题(共4题)

1.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前5 s内的位移为10 m,在前7 S内的位移为21m,则质点在t=6s时的速度为
A.3.5 m/s
B.4m/s
C.5m/s
D.5.5 m/s
2.
如图所示,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受一个弹簧拉力作用,弹簧原长小于悬挂点的高度,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动滑块,使滑块向右缓慢移动,并且滑块始终没有离开地面,则在上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不变,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不变,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C.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增大,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D.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增大,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3.
如图所示,ABC为竖直平面内的金属半圆环,AC连线水平,AB为固定在A、B两点间的直金属棒,在直棒和圆环的BC部分上分别套着小环M、N(棒和半圆环均光滑),现让半圆环绕竖直对称轴以角速度做匀速转动,小环M、N在图示位置。如果半圆环的角速度变为稍微小一些。关于小环M、N的位置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环M将到达B点,小环N将向B点靠近稍许
B. 小环M将到达B点,小环N的位置保持不变
C. 小环M将向B点靠近稍许,小环N将向 B点靠近稍许
D. 小环M向B点靠近稍许,小环N的位置保持不变
4.
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完整原、副线圈匝数相等。原、副线圈都有4个接线柱,正好三等分原、副线圈匝数,其中D、H分别为原、副线圈公共接线柱;变压器原线圈两端接入如图2所示的交流电,副线圈接额定电压为120 V的用电器。改变原、副线圈的接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用电器的最大工作电压接近

A. 147V
B. 110V
C. 84V
D. 73V

2.多选题(共2题)

5.
如图所示,,是由电荷量分别为+6q和-q的两个点电荷组成的一个电荷系统,其中A、B是两点电荷所在位置,N、P、Q是AB连线上的三点,N点的电场强度为零。若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左侧A点为+6q的点电荷
B. P点场强大于Q点场强
C. P点电势高于Q点电势
D. N点的电势大于零
6.
如图所示,人工元素原子核开始静止在匀强磁场B1、B2的边界MN上,某时刻发生裂变生成一个氦原子核和 一个Rg原子核,裂变后的微粒速度方向均垂直B1、B2的边界MN。氦原子核通过B1区域第一次经过MN边界时,距出发点的距离为,Rg原子核第一次经过MN边界距出发点的距离也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B2=111:141
B.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1:B2=111:2
C.氦原子核和Rg原子核各自旋转第一个半圆的时间比为 2:141
D.氦原子核和Rg原子核各自旋转第一个半圆的时间比为111:141

3.填空题(共1题)

7.
物理—选修3-4
(1) 关于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位移的方向总是由振子所在处指向平衡位置
B.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由振子所在处指向平衡位置
C.经过半个周期振子经过的路程一定为振幅的2倍
D.若两时刻相差半个周期,弹簧在这两个时刻的形变量一定相等
E.经过半个周期,弹簧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
(2) 如图所示,半球形玻璃的球半径为R,一束平行的激光束垂直射到半球形玻璃的左侧面上,其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0;另一条光线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OA= ,OP=。若在半球形玻璃左侧上贴上不透光的纸片,激光束不从曲面上直接透射出去,则该纸片的最小面积为多大___________?

4.解答题(共3题)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3=2k只的滑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道的AB部分是半径为R=0.15 m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心O在B点正上方,其他部分水平,在滑道右侧固定一轻弹簧,滑道除CD部分粗糙外其他部分均光滑。质量为m2=3 kg的物体2(可视为质点)放在滑道上的B点,现让质量为m1=1kg的物体l(可视为质点)自A点上方R处由静止释放。两物体在滑道上的C点相碰后粘在一起(g=10m/s2)。求:

(1)物体l第一次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B点和C点之间的距离;
(3)若CD=0.06 m,两物体与滑道CD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5,则两物体最后一次压缩弹簧时,求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的大小。
9.
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两根光滑1/4圆弧轨道置于水平面上,其轨道末端水平,圆弧轨道半径为r,电阻不计。在其上端连有阻值为R0的电阻,整个装置处于如图所示的径向磁场中,圆弧轨道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现有一根长度等于L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从轨道的顶端PQ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轨道底端MN处时对轨道的压力为2mg(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金属棒到达轨道底端时金属棒两端的电压
(2)金属棒下滑过程中通过电阻R0的电荷量。
10.
物理•选修3-3
(1) 对于物态和物态变化,下对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绝对湿度相同时,温度越高,离饱和状态越远,越容易蒸发,感觉越干燥
B.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汽的压强不随体积而变化
C.非晶体和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D.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
E.可以根据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来鉴別晶体和非晶体
(2)如图所示,一绝热汽缸竖直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于汽缸中,活塞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不计厚度,且与汽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开始时活塞被销子固定于距汽缸底部高度为h的A位置,气体温度为T1,压强为Pl,现拔掉销子,活塞下降到距汽缸底部高度为h2的B位置时停下,已知大气压强为po,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此时气体温度A____________;
(2)若再用电热丝给气体缓漫加热,电热丝释放出的热量为Q,使活塞上升到距汽缸底部高度为h3的C位置时停下,求气体内能的变化量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1.
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物体动能变化与做功关系的实验装置。一直径为d、质量为m 的金属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1)若实验室某同学用1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则小球的半径是_____cm。

(2)小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
(3)多次改变h,求得与h对应的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计算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动能。分別作出动能与h图象、动能与图象。如图、图所示。图象中的物理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但横坐标没有标出。可以判断图是________(填“”或 “”)的图象。通过图象可以判定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的改变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4)图3中OA连线的斜率数值为,图4中直线的斜率数值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为______,小球在图象3中A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为   (用题上所给字母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