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隆阳区2018届高三联合命题月考卷(五) 高三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902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7

1.单选题(共3题)

1.
不同质量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直线行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大的汽车,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的汽车,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的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短
D.质量越大的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2.
某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我们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如图所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和踏板由CB的过程中,人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B. 人和踏板由CA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C. 人和踏板由CA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
D. 人在C点具有最大速度
3.
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低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若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2.选择题(共3题)

4.2mol H2SO4的质量为{#blank#}1{#/blank#} g,所含氧原子数目为{#blank#}2{#/blank#},完全中和这些硫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blank#}3{#/blank#}mol.
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告诫我们(    )

6.合唱节.

3.多选题(共4题)

7.
用一水平力F拉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则可以计算出: ( )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B.F等于14N时物体的速度
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体的质量
8.
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静止不动,当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砖对手的压力(  )
A.一定小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B.一定等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C.一定大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D.一定大于砖的重力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根长为L的长杆相对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时,观察者测得的长度为
B.光的偏振现象说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C.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发射能力越弱
D.一个单摆在海平面上的振动周期为T,那么将其放在某高山之巅,其振动周期一定大
E.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在地面附近,如果L→∞,则其周期T→∞
F. 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10.
(多选)当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线圈中一定有感应电流
B.线圈中有感应电动势,其大小与磁通量成正比
C.线圈中有感应电动势,其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量成正比
D.线圈中一定有感应电动势

4.解答题(共3题)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小车的上表面由水平面和斜面构成,斜面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为1.8 m.小车左边缘的正上方用长2.5 m的细绳拴一质量为0.5 kg的物块,将细绳拉离竖直方向60°角后由静止释放,当物块运动到悬点的正下方时悬线断开,物块从小车的左边缘滑上小车后,先在其表面上沿水平方向运动,经过1 s时间物块离开小车,然后做曲线运动,某时刻恰好与斜面的底端相碰,已知小车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悬线断开前所受最大拉力的大小;
(2)小车上表面水平部分的长度;
(3)小车表面的斜面部分倾角的正切值.
12.
如图(a)所示,一端封闭的两条足够长平行光滑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相距L,其中宽为Labdc区域无磁场,cd右段区域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0,磁场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上;ab左段区域存在宽为L的均匀分布但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磁场B,如图(b)所示,磁场方向垂直水平面向下。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在t=0的时刻从边界ab开始以某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经时间运动到cd处。设金属棒在回路中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

求金属棒从边界ab运动到cd的过程中回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量Q;
经分析可知金属棒刚进入cd右段的磁场时做减速运动,求金属棒在该区域克服安培力做的功W
13.
如图所示,有两个不计质量的活塞M,N将两部分理想气体封闭在绝热气缸内,温度均是270
A.M活塞是导热的,N活塞是绝热的,均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均为S=2cm2,初始时M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27cm,N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18cm.现将一质量为m=400g的小物体放在M活塞的上表面上,活塞下降.已知大气压强为p0=1.0×105Pa,

①求下部分气体的压强多大;
②现通过加热丝对下部分气体进行缓慢加热,使下部分气体的温度变为1270C,求稳定后活塞M,N距离底部的高度.

5.实验题(共1题)

14.
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中:

(1)已测得图甲中木板长度是立柱高度的2倍,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乙所示.则木块下滑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用测得的物理量及加速度a计算出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g取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因系统误差会使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你认为导致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