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五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8393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3题)

1.
在竖直墙壁间有质量分别是m和2m的半圆球A和圆球B,其中B球球面光滑,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存在摩擦.两球心之间连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两球恰好不下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为重力加速度),则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B.C.D.
2.
据每日邮报2014年4月18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目前宣布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类地”行星Kepler﹣186f.假如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该行星,进行科学观测:该行星自转周期为T;宇航员在该行星“北极”距该行星地面附近h处自由释放一个小球(引力视为恒力),落地时间为t.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B. 宇宙飞船绕该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不小于πt
C. 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D. 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其距行星表面高度为
3.
有一只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估计重一吨左右).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于码头自由停泊,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停下,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已知他的自身质量为m,水的阻力不计,则船的质量为(  )
A.B.C.D.

2.多选题(共6题)

4.
如图所示,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v0=2m/s的初速度经C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零,已知AC=CB,φA=3V,φB=5V,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φC>4V
B.φC<4V
C.点电荷乙的比荷为1C/kg
D.点电荷乙从A到C过程其动能的减少量与从C到B过程其动能的减少量相等
5.
光滑斜面上物块A被平行斜面的轻质弹簧拉住静止于O点,如图所示,现将A沿斜面拉到B点无初速释放,物块在BC范围内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振动过程中,物块A机械能守恒
B.C点时弹簧性势能最小
C.C点时系统势能最大,O点时系统势能最小
D.B点时物块A的机械能最小
6.
一列简谐横波沿一水平直线向右传播,位于此直线上的P、Q两质点相距12米,P在左、Q在右。t=0时,质点P在正的最大位移处,质点Q恰好到达平衡位置,而t=0.05秒时,质点Q恰好在负的最大位移处。
A.这列波的最大可能波长是48m
B.这列波的最大可能周期是0.2s
C.这列波的周期可能是0.15s
D.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720m/s
7.
如图所示,电荷量为+1×10﹣6C的点电荷A镶嵌在墙壁上,带电荷量为十3×10﹣6C的小球B(可视为点电荷)悬挂在长为50cm的轻绳末端,悬点在A的正上方C处,A、C之间的距离为40cm,重力加速度为10m/s2.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AB垂直于墙面,则A、B之间的库仑力为0.3N
B.若仅减少B的电荷量,再次平衡后,A、B之间的电场力减小
C.若同时增加B的质量和B的电荷量,B的位置可能不变
D.只要绳长不变,则绳中拉力大小不变
8.
如图所示,M、N是以MN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两点,O点为半圆弧的圆心.将带电荷量相等、电性相反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M、N两点,这时O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1;若将N点处的点电荷移至O点正下方,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变为E2,E1与E2之比为()
A.1:B.:1C.2:D.4:
9.
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则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
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减小
D.若电容器正在充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减小

3.解答题(共2题)

10.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工件,由AB和BD两部分组成,其中AB部分为光滑的圆弧,AOB=37o,圆弧的半径R=0.5m,圆心O点在B点正上方;BD部分水平,长度为0.2m,C为BD的中点。现有一质量m=l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端由静止释放,恰好能运动到D点。(g=10m/s2,sin37o=0.6,cos37o=0.8)求:

(1)为使物块恰好运动到C点静止,可以在物块运动到B点后,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F应为多大?
(2)为使物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为零,也可先将BD部分以B为轴向上转动一锐角应为多大?(假设B处有一小段的弧线平滑连接,物块经过B点时没有能量损失)
(3)接上一问,求物块在BD板上运动的总路程。
11.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A和物块C置于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物块B置于A的左端,A、B、C的质量分别为m、2m和3m,已知A、B一起以v0的速度向右运动,滑块C向左运动,A、C碰后连成一体,最终A、B、C都静止,求:

(i)C与A碰撞前的速度大小
(ii)A、C碰撞过程中C对A到冲量的大小.

4.实验题(共1题)

12.
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

①如图23(a),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量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 N/m。(g取9.80m/s2
砝码质量(g)
50
100
150
弹簧长度(cm)
8.62
7.63
6.66
 
②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23(b)所示:调整导轨,使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   
③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    
④重复③中操作,得到v与x的关系如图23(c)。由图可知,v与x成  关系。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 成正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