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2.
一带电粒子在如图所示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虚线所示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电荷的加速度、动能、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A.加速度增大,动能、电势能都增加 |
B.加速度增大,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
C.加速度减小,动能、电势能都减少 |
D.加速度增大,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 |
3.
如图(甲)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A、B两极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开始A板的电势比B板高,此时两板中间原来静止的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开始运动.设电子在运动中不与极板发生碰撞,向A板运动时为速度的正方向,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电子速度变化规律的是(其中C,D两项中的图线按正弦函数规律变化)


A.![]() | B.![]() |
C.![]() | D.![]() |
5.
如图所示,当磁铁的磁极靠近阴极射线管时,荧光屏上的亮线发生了弯曲。这个现象说明


A.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 |
B.运动电荷受到磁场的作用力 |
C.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正电 |
D.运动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 |
6.
如图所示,A、B两点各放有电量为+Q和+2Q的点电荷,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将一正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则


A.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 B.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
C.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 D.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
2.多选题- (共3题)
7.
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0.5T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0.2kg足够长的绝缘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左端无初速度地放置一质量为0.1kg、电荷量为q=+0.2C的滑块,滑块与绝缘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对木板施加一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0.6N的恒力为F,g取10m/s2,则()


A.木板和滑块一直做加速度为2 m/s2的匀加速运动 |
B.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 |
C.最终木板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运动,滑块做速度为10 m/s的匀速运动 |
D.最终木板做加速度为3 m/s2的匀加速运动,滑块做速度为10 m/s的匀速运动 |
8.
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得金属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n,现测得一块横截面为矩形的金属导体的宽为b,厚为d,并加有与侧面垂直的匀强磁场B,当通以图示方向电流I时,在导体上、下表面间用电压表可测得电压为U.已知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下表面电势高 |
B.上表面电势高 |
C.该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 |
D.该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 |
9.
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A放在线圈B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推断


A.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
B.线圈A向上移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
C.断开开关时,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
D.拔出线圈A中的铁芯时,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
3.解答题- (共3题)
10.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2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6V、内阻r=1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
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为使导体棒能静止在导轨上,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导轨电阻不计,导体棒接入电路的电阻R0=2Ω.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当磁感应强度B1多大时,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摩擦力为零;
(2)当磁感应强度B2=12.5T时,导体棒与导轨间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使导体棒能静止在导轨上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


(1)当磁感应强度B1多大时,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摩擦力为零;
(2)当磁感应强度B2=12.5T时,导体棒与导轨间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使导体棒能静止在导轨上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
11.
如图所示的区域中,第二象限为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第一、第四象限是一个电场强度大小未知的匀强电场,其方向如图。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P孔以初速度v0沿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中,初速度方向与边界线的夹角θ=30°,粒子恰好从y轴上的C孔垂直于匀强电场射入匀强电场,经过x轴的Q点,已知OQ=OP,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粒子从P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t;
(2)电场强度E的大小;
(3)粒子到达Q点的动能Ek。

(1)粒子从P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t;
(2)电场强度E的大小;
(3)粒子到达Q点的动能E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