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选修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6821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1

1.单选题(共9题)

1.
.一个半径是地球3倍、质量是地球36倍的行星,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重力加速度的( ).
A.18倍B.13.5倍C.6倍D.4倍
2.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立方之比相等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D.它们在近日点速度小于远日点速度
3.
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h高处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离抛出点距离为H,若选取最高点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在抛出点(刚抛出时)的机械能为零
B.小球落回抛出点时的机械能−mgH
C.小球落到地面时的动能为
D.小球落到地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
4.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m1<m2,在大小相等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若F1做的功为W1,F2做的功为W2,则( ).

A. W1>W2 B. W1<W2
C. W1=W2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
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M、N两点相距为d,则(    )
A.M点场强小于N点场强
B.M点电势低于N点电势
C.正电荷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由M指向N
D.若EM点的场强,则M、N两点间电势差等于E·d
6.
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 = 1.60×10-19C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他尺寸的绝对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尺寸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能否忽略不计
7.
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固定在绝缘支架上,小球B用绝缘细线悬挂,细线向右倾斜. (  )

A. A、B带异种电荷
B. 将A向右移动稍许,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幅度减小
C. 将A向左移动稍许,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幅度增大
D. 增大A的带电量,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幅度增大
8.
下列公式中,既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也适用于匀强电场的有(    ).
①场强E=F/q   ②场强E=U/d   ③场强E=kQ/r2 ④电场力做功W=Uq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9.
下列公式中,既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也适用于匀强电场的有①场强 ②场强 ③场强    ④电场力做功 (  )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多选题(共2题)

10.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质量的比m1:m2=1:2,它们运行的线速度的比是v1:v2=1:2,那么(   ).
A.它们运行的周期比为8:1
B.它们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4
C.它们所受向心力的比为1:32
D.它们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比为1:16
11.
一质量m的小球,竖直方向受一恒定的外力F,小球以g的加速度加速下落,空气阻力不计,关于小球在下落h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增加了mghB.小球克服外力F做功mgh
C.机械能减少了mghD.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3.解答题(共5题)

12.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片羽毛和一个铁锤从同一个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二者几乎同时落地。若羽毛和铁锤是从高度为h处下落,经时间t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
(1)求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g
(2)若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月球的质量M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
13.
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提升原来静止的质量m=10kg的物体,使其以a=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不计其他阻力,g=10m/s2,求开始运动的3s内:

(1)物体重力做的功;
(2)拉力F做的功;
(3)物体合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14.
质量为的列车,沿平直的轨道由静止开始出发,以额定功率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大小恒定,经过后速度达到最大行驶速度此时司机发现前方处的轨道旁山体塌方,便立即紧急刹车,这时所加的制动力为,结果列车正好到达轨道毁坏处停下
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f的大小.
列车的额定功率P
列车的总行程x
15.
小物块A的质量为1 kg,斜坡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5 m,倾角为θ=37°;斜坡与水平面均光滑;物块从斜坡进入水平滑道时,在底端O点处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将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水平滑道M处并固定墙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O点,如图所示.物块A从坡顶由静止滑下,求(sin 37°=0.6,cos 37°=0.8):

(1)物块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时的弹性势能;
(3)物块A被弹回时,若在斜坡上放了一层特殊物质,此时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则物体在坡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16.
带电量为+3╳10-6C的粒子先后经过电场中的A、B两点,克服电场力做功6╳10-4J,已知B点电势为50V,则
(l)A、B间两点间的电势差UAB是多少?
(2)A点的电势φA是多少?
(3)电势能的变化EP是多少?

4.实验题(共1题)

17.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 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点未画出,另选连续的3个计数点A、B、C作为测量的点,如图所示.经测量知道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50.50cm、86.00cm、130.50cm.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vB=_____m/s;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J,动能增加了_______J(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