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 |
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
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 |
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带正电 |
3.
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大的带电体一定不是点电荷 |
B.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形状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 |
C.点电荷就是体积足够小的电荷 |
D.点电荷是电荷量和体积都很小的带电体 |
4.
下列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
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导体 |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
5.
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不带电,现将带正电的导体C靠近A端放置,然后移开A、B,三者均有绝缘支架。则A、B的带电情况为

A. A带正电,B带负电
B. A带负电,B带正电
C. A、B都带正电
D. A、B都带负电

A. A带正电,B带负电
B. A带负电,B带正电
C. A、B都带正电
D. A、B都带负电
6.
下列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摩擦使某物体带负电,那么该物体在摩擦过程中产生了额外的电子 |
B.某物体带电量有可能为3.3×10-19 C |
C.物体所带电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D.电荷相互中和是电荷完全消失的现象 |
2.多选题- (共5题)
8.
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
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 |
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 |
D.选项A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异种电荷 |
9.
(多选)如图所示,将带有负电的绝缘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列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
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
C.使棒与甲球瞬时接触,再移走棒 |
D.先使乙球瞬时接地,再移走棒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