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时检测练习卷: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6813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4

1.单选题(共7题)

1.
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3.2×10–19 CB.–6.4×10–19 C
C.–1.6×10–18 CD.4.0×10–19C
2.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
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
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带正电
3.
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大的带电体一定不是点电荷
B.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形状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
C.点电荷就是体积足够小的电荷
D.点电荷是电荷量和体积都很小的带电体
4.
下列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导体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5.
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不带电,现将带正电的导体C靠近A端放置,然后移开A、B,三者均有绝缘支架。则A、B的带电情况为

A. A带正电,B带负电
B. A带负电,B带正电
C. A、B都带正电
D. A、B都带负电
6.
下列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摩擦使某物体带负电,那么该物体在摩擦过程中产生了额外的电子
B.某物体带电量有可能为3.3×1019 C
C.物体所带电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D.电荷相互中和是电荷完全消失的现象
7.
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2.多选题(共5题)

8.
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
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
D.选项A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异种电荷
9.
(多选)如图所示,将带有负电的绝缘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列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使棒与甲球瞬时接触,再移走棒
D.先使乙球瞬时接地,再移走棒
10.
(多选)对元电荷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
C.元电荷表示所带电荷量跟电子的电荷量数值相等
D.物体所带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11.
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甲和乙,相互摩擦后,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甲带正电荷,乙带等量负电荷
B.甲带负电荷,乙带等量正电荷
C.甲和乙都带等量正电荷
D.甲和乙都带等量负电荷
12.
如图所示,一把塑料尺与毛巾摩擦过程中,有大量电子从塑料尺转移到了毛巾上,那么根据上述信息,若塑料尺和毛巾都和人体没有电荷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巾呈中性
B.毛巾带正电
C.毛巾带负电
D.塑料尺和毛巾带等量异种电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