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680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1

1.单选题(共5题)

1.
在天花板O点处通过细长轻绳栓一小球构成单摆,在O点正下方A点有一个能挡住摆线的钉子,OA的距离是单摆摆长的一半,如图所示。现将单摆向左方拉开一个小角度θ(θ<5°),然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关于单摆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球往返运动一次的周期比无钉子时的单摆周期小
B.摆球在平衡位置右侧上升的最大高度大于在平衡位置左侧上升的最大高度
C.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走过的最大弧长相等
D.摆球向左经过最低点的速度大于向右经过最低点的速度
2.
质量为m的运动员托着质量为M的杠铃从下蹲状态(图甲)缓慢运动到站立状态(图乙),该过程杠铃和人的肩部相对位置不变,运动员保持乙状态站立△t时间后再将杠铃缓慢向上举,至双臂伸直(图丙),甲到乙,乙到丙过程中,上举杠铃经历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在举起杠铃的整个过程中(  )
A.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为0
B.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为
C.运动员对杠杆的冲量为
D.运动员对杠杆的冲量为
3.
下列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两种机械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点的位移始终处于最大
B.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不管系统的固有频率如何,它做受迫振动的频率总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率
D.火车鸣笛时向观察者驶来,观察者听到的笛声频率比声源发生的频率低
4.
如图所示,两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叠放在一起,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从某种光密介质先射入介质1,然后又进入介质2.对a、b两种单色光的折射情况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介质1中a光的速率比b光的速率大
C.介质2中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折射率大
D.介质2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小
5.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一系列研究,发现了原子核内部放出的β射线
B.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建立了氢原子量子化模型
C.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发现了原子核内部的质子
D.贝克勒尔研究了铀的天然放射性,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多选题(共3题)

6.
如图(a)所示,质量为2kg的小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界线MN的左侧始终受到水平恒力F1作用,在MN的右侧除受F1外还受到与F1在同一直线上的水平恒力F2的作用。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的v﹣t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到t=2.5s的过程中,F1F2的冲量大小相等
B.t=0到t=5s的过程中,小球的动量变化为0
C.t=0到t=4s的过程中,小球的动量变化为0
D.t=0到t=4s的过程中,F1的冲量大于F2的冲量
7.
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s时的波形图,质点Px=1m位置处的质点。图乙所示是质点P的振动图象,通过图象分析可知(  )
A.该简谐波的传播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
B.该简谐横波的波速为1m/s
C.0到4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80cm
D.0到4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m
8.
麦克斯韦集电磁学研究成果之大成,不仅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且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下列关于人们对电磁波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个均匀变化的电场,就可以产生持续的电磁波
B.紫外线的波长比 X 射线更长,它具有灭菌消毒的作用
C.用光导纤维束传输图象和信息,这是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D.狭义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3.解答题(共4题)

9.
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小车上固定着半径为R光滑圆弧轨道,小车和轨道的总质量为M,轨道底端水平。质量为m的物块静置于圆弧轨道底端,物块可以看做质点,有一质量为m0的子弹,以速度为v0水平向右射入物块,并留在其中,子弹射入过程时间极短。求:

(1)子弹打入物块后瞬间,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物块上升到最高点时,小车的速度;
(3)在以后运动的过程中,小车的最大速度。
10.
如图所示,图中实线是一列正弦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过0.5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求:
(1)该波的速度是多大?
(2)该波的周期是多大?
11.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装在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小球穿在光滑杆上,能够自由滑动。不加任何外力作用时,小球静止在O点位置。现将小球向右拉至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做简谐运动,B点是小球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其中OA=10cm,小球运动到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J,不计其他阻力。求:
(1)小球在B点的位移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2)小球在振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
12.
自古以来人们对钻石都情有独钟,而市面上各种材料做的假钻石也非常多,对比钻石折射率是钻石真假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OABCD为某种材料做成的钻石的横截面,关于直线OO’对称,∠A=∠D=90°.图中∠AOO’角度为θ=45°.现使一束单色光照射到AB边上的P点,入射角α=60°,进入钻石的光线在AO边中点M发生全反射,并从OD边上N点折射出去,其中OA=2mm,ON=1mm。已知真钻石对该光线的折射率为2.42。
(1)通过求解该钻石的折射率,判断该钻石的真假。
(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求该单色光从入射到第一次折射出该钻石经历的时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实验题(共2题)

13.
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图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A是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光滑斜槽。斜槽末端与水平桌面平行,B是气垫导轨,C是光电门,D是带由小孔的滑块(孔内粘有胶带,小球进入小孔即粘在胶带上),滑块上方有一个很窄的挡光片。实验前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气垫导轨的高度,使滑块小孔下方与斜槽末端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调整气垫导轨水平,多次改变小球释放高度h,得到挡光片每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做出h图象,已测出小球质量为m、滑块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由斜面进入水平面时没有机械能损失。

(1)若测得某次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则可知此次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v1=_____。
(2)只要满足关系式h=_____(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来表示),就可以说明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3)如果实验中做出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_____(填写“倾斜直线”或“抛物线”)同样可以验证动量守恒。
14.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为了测量红光的波长,将实验器材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在实验前已获知的数据有,双缝间的间距为d,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为L

(1)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根据已标明的实验器材,可判断出M处的实验器材是_____。
(2)经测量,红光产生干涉时,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的距离为△x,请据此写出更够反映红光波长大小的表达式λ=_____(用dL、△x表示)。
(3)若分别用红、绿两束单色光做该实验,在距双缝相同距离的屏上分别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由图样可判定_____(填“甲”、“乙”)是由红光得到的图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