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 m /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西偏北方向,1.9×103m/s |
B.东偏南方向,1.9×103m/s |
C.西偏北方向,2.7×103m/s |
D.东偏南方向,2.7×103m/s |
2.
2013年我国相继完成“神十”与“天宫”对接、“嫦娥”携“玉兔”落月两大航天工程.某航天爱好者提出“玉兔”回家的设想:如图所示,将携带“玉兔”的返回系统由月球表面发射到h高度的轨道上,与在该轨道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飞船对接,然后由飞船送“玉兔”返回地球.设“玉兔”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以月面为零势能面,“玉兔”在h高度的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
,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月球质量.若忽略月球的自转,从开始发射到对接完成需要对“玉兔”做的功为( )



A.![]() | B.![]() ![]() |
C.![]() ![]() | D.![]() ![]() |
3.
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0,自转周期为T0.则地球表面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与两极处重力加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
A.![]() | B.![]() | C.![]() | D.![]() |
5.
关于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谷通过整理大量的天文观测数据得到行星运动规律 |
B.开普勒指出,地球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来自太阳的引力 |
C.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地检验” |
D.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
6.
如图,拉格朗日点L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以
、
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A.


C.


7.
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
,半径均为
,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
.关于四星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
B.四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 |
C.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 |
D.四颗星的周期均为![]() |
2.选择题- (共2题)
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6,BC=16,E是BC的中点.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D向点D运动;点Q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出发,沿CB向点B运动.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blank#}1{#/blank#}秒时,以点P,Q,E,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6,BC=16,E是BC的中点.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D向点D运动;点Q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出发,沿CB向点B运动.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blank#}1{#/blank#}秒时,以点P,Q,E,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多选题- (共6题)
10.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如图所示为二者对接前做圆周运动的情形,M代表“神舟八号”,N代表“天宫一号”,则( )


A.M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
B.M适度加速有可能与N实现对接 |
C.对接前,M的运行速度大于N的运行速度 |
D.对接后,它们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11.
“嫦娥五号”的“探路尖兵”载人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载人返回关键技术,为“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已知人造航天器在月球表面上空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航天器的绕行周期),航天器运动的弧长为s,航天器与月球的中心连线扫过角度为θ,引力常量为G,则( )
A.航天器的轨道半径为![]() |
B.航天器的环绕周期为![]() |
C.月球的质量为![]() |
D.月球的密度为![]() |
12.
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9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2。则次探测器
A.在着陆前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m/s |
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 |
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 |
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
13.
火星成为我国深空探测的第二颗星球,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着陆前,绕火星表面匀速飞行(不计周围其他天体的影响),航天员测出飞行N圈用时t,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火星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火星探测器匀速飞行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
B.火星探测器匀速飞行的速度约为![]() |
C.火星探测器的质量为![]() |
D.火星的平均密度为![]() |
14.
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多数恒星都是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P、Q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PO>OQ,则( )


A.星球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
B.星球P的线速度一定大于Q的线速度 |
C.双星间距离一定,双星的质量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
D.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