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为“太空电梯”缆线的制造打开了一扇“阿里巴巴”之门,使人类通过“太空电梯”进入太空成为可能.假设有一个从地面赤道上某处连向其正上方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太空电梯”.则关于该“电梯”的“缆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缆线”上各处角速度相同 |
B.“缆线”上各处线速度相同 |
C.“缆线”上各质点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D.“缆线”上各处重力加速度相同 |
4.
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若从地球上高h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m,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射程应为( )
A.15m | B.10m | C.90m | D.360m |
5.
宇航员乘飞船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后飞船降落在月球上。在月球上,宇航员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下列已知条件能求出小球上升最大高度的是( )
A.飞船绕月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和半径![]() |
B.飞船绕月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线速度v以及月球的半径R |
C.飞船绕月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角速度![]() |
D.飞船绕月球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角速度![]() |
6.
2016年9月16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天宫二号成功实施变轨控制,使天宫二号由椭圆形轨道的远地点进入近圆形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到来。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对接时的轨道高度是393公里,比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的轨道高了50公里,这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建造空间站做好了准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近圆形轨道上运行时天宫一号的周期比天宫二号的长 |
B.在近圆形轨道上运行时天宫一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二号的小 |
C.天宫二号由椭圆形轨道进入近圆形轨道需要减速 |
D.交会对接前神舟十一号的运行轨道要低于天宫二号的运行轨道 |
7.
在月球表面具有以下特征:①没有空气;②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l/6;③没有磁场.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球匀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 |
B.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地 |
C.氢气球将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 |
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地面 |
8.
欧洲天文学家发现了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格里斯581c”.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m倍,直径是地球的n倍.设在该行星表面及地球表面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分别为
,则
的比值为()


A.![]() | B.![]() | C.![]() | D.![]() |
9.
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改变,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且地球的质量、半径都不变,若干年后()
A.近地卫星(以地球半径为轨道半径)的运行速度比现在大 |
B.近地卫星(以地球半径为轨道半径)的向心加速度比现在小 |
C.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比现在小 |
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与现在相同 |
10.
宇航员在月球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某物体由距月球表面高h处释放,经时间t后落到月球表面(设月球半径为R).据上述信息推断,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率为
( )
( )
A.![]() | B.![]() |
C.![]() | D.![]()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5题)
15.
用m表示地球的通讯卫星(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离地面的高度,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通讯卫星所受的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
E. 

A.![]() |
B.![]() |
C.![]() |
D.![]() |

16.
我国于2013年12月发射了“嫦娥三号”卫星,该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卫星还在月球上软着陆.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 )
A.“嫦娥三号”绕月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 |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C.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
D.由于月球表面是真空,“嫦娥三号”降落月球时,无法使用降落伞减速 |
17.
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行星表面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题设条件可以计算出


A.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 |
B.行星的质量 |
C.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 |
D.物体受到星球引力的大小 |
18.
如图所示,a,b两颗质量相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分别在半径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


A.卫星a的周期大于卫星b的周期 |
B.卫星a的动能大于卫星b的动能 |
C.卫星a的势能大于卫星b的势能 |
D.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卫星b的加速度 |
4.填空题- (共3题)
19.
“嫦娥一号”于2009年3月1日下午4时13分成功撞月,从发射到撞落历时433天,标志着我国一期探月工程的圆满结束.其中,卫星发射过程先在近地圆轨道绕行3周,再长途跋涉进入近月圆轨道绕月飞行.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月球半径为地球半径的
,据以上信息得:
(1)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________;
(2)绕月与绕地飞行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
(3)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为________.


(1)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________;
(2)绕月与绕地飞行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
(3)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为________.
20.
(1)某一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质量为m的宇航员在这个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G,由此可知这个星球的半径是________.
(2)飞船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其周期为T,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某一点A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椭圆和地球表面相切于B点,设地球半径为R0,飞船从A点返回到地面上B点所需时间为________.
(2)飞船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其周期为T,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某一点A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椭圆和地球表面相切于B点,设地球半径为R0,飞船从A点返回到地面上B点所需时间为________.

21.
某宇航员在月球上某处平坦月面做平抛实验,将某物体由距月面高h处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后落到月球表面,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则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月球的质量为______。
5.解答题- (共3题)
22.
天宫二号在距地面h高度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与天宫二号空间站圆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1)求天宫二号在轨运行线速度v的大小;
(2)求天宫二号在轨运行周期T;
(3)若天宫二号在轨运行周期T = 90分钟,在赤道上空由西向东运动。请结合计算,分析说明天宫二号中的航天员在24小时之内大约能看到几次日出。
(1)求天宫二号在轨运行线速度v的大小;
(2)求天宫二号在轨运行周期T;
(3)若天宫二号在轨运行周期T = 90分钟,在赤道上空由西向东运动。请结合计算,分析说明天宫二号中的航天员在24小时之内大约能看到几次日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