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67707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4/6

1.单选题(共7题)

1.
已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若在月球和地球表面同样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则  约为  
A.9:4B.6:1C.3:2D.1:1
2.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先后水平抛出同一小球,第一次小球落到斜面中点,第二次小球落到斜面底端,从抛出到落至斜面上(忽略空气阻力)(  )
A.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1
B.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2
C.两次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
D.两次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2
3.
均匀直杆上连着两个小球AB,不计一切摩擦.当杆滑到如图位置时,B球水平速度为vB,杆与竖直夹角为α,则此时A球速度大小是(  )
A. 
B. 
C.
D. 
4.
一质点做曲线运动,速率逐渐减小,虚线为运动轨迹,其运动轨迹上某点PP点速度v的方向、P点加速度a的方向如图所示,其中描述准确的图是
A.B.C.D.
5.
在物理学发展历史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关于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引力常量G
B.伽利略提出了“日心说”
C.哥白尼测定了引力常量
D.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6.
如图所示,A、B为地球两个同轨道面的人造卫星,运行方向相同,A为同步卫星,A、B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rA/rB=k,地球自转周期为T。某时刻A、B两卫星位于地球同侧直线上,从该时刻起至少经过多长时间A、B间距离最远(  )

A.     B.     C.     D.
7.
已知地球半径为R,月球半径为r,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两球中心之间的距离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地球自转的周期为,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假设公转运动都视为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条件可知  
A.地球的质量为B.月球的质量为
C.地球的密度为D.月球运动的加速度为

2.选择题(共4题)

8.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9.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10.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1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多选题(共5题)

12.
如图所示,轻绳相连的两个相同小木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小木块质量为m,木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则(  )
A.a与圆盘间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
B.当ω> 时,绳上出现张力
C.当a、b与圆盘间静摩擦力都达到最大值时,绳上张力为3μmg
D.转速太大时,b将远离圆心运动
13.
如图装置AB轮通过皮带传动,AC轮通过摩擦传动,半径RA=2RB=3RC,各接触面均不打滑,则ABC三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之比分别为(  )
A.:2:3B.:1:1
C.:2:3D.:1:1
14.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长度之比为:2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
A.角速度之比为
B.线速度之比为
C.向心力之比为
D.悬线的拉力之比为
15.
一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它要渡过一条40m宽的大河,河水的流速为3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不可能垂直于河岸航行
B.船渡河的速度一定为5m/s
C.船到达对岸的最短时间为10s
D.船到达对岸的最短距离为40m
16.
1999年11月21日,我国“神舟”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并收回,这是我国航天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将重达8.4t的飞船向上送至近地轨道1,如图所示.飞船与火箭分离后,在轨道1上以速度7.2km/s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飞船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飞船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飞船在轨道1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
D.飞船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4.填空题(共1题)

17.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现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轨道上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
(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5.解答题(共3题)

18.
在冬天,高为h=1.25m的平台上,覆盖一层薄冰.一乘雪橇的滑雪爱好者,从距平台边缘s=24m处以7m/s初速度向平台边缘滑去,如图所示,平台上的薄冰面与雪橇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05,取g=10m/s2.求:

(1)滑雪者滑离平台时速度的大小;
(2)滑雪者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19.
如图所示装置可绕竖直轴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与两细线连接后分别系于BC两点,当细线AB沿水平方向绷直时,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已知小球的质量,细线AC重力加速度取 

若装置匀速转动时,细线AB刚好被拉直成水平状态,求此时的角速度
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求细线ABAC上的张力大小
20.
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R=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M

6.实验题(共2题)

21.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
(1)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
A.刻度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秤  
(2)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C.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释放
D.为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3)如图所示为实验中用方格纸记录了小球的运动轨迹,abc为轨迹上的三点,小方格的边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a点是否为小球初始的抛出点_______(填“是”或“否”),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 = _______ .
22.
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电动机转动角速度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在圆形卡纸的旁边垂直安装一个改装了的电火花计时器。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按先后排序:___________
A.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 B.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使它工作起来
C.启动电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
D.关闭电动机,拆除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卡纸上留下的一段痕迹(如图乙所示),写出角速度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得出的测量值。

(2)要得到的测量值,还缺少一种必要的测量工具,它是______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圆规    D.量角器
(3)写出角速度的表达式_______,并指出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在卡纸连续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打点重叠,在电火花计时器与盘面保持良好接触的同时,可以缓慢地将电火花计时器沿圆形卡纸半径方向向卡纸中心移动。则卡纸上打下的点的分布曲线不是一个圆,而是类似一种螺旋线,如图丙所示。这对结果有影响吗?_____________(填 “有影响”或“无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