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的大小为(g取10 N/kg)( )


A.50 N | B.20 N |
C.100 N | D.100![]() |
2.
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
A. ![]() | B. ![]() | C. ![]() | D. ![]() |
3.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角速度 |
B.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 |
C.球A的运动周期一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 |
D.球A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 |
4.
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
A.![]() ![]() | B.![]() |
C. ![]() | D. ![]() |
2.选择题- (共4题)
3.多选题- (共4题)
9.
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 |
B.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 |
C.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
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 |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
B.铁路,民航等安检口使用红外线对行李内物品进行检测 |
C.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原理知,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
D.两列波叠加时产生干涉现象,其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是稳定不变的 |
11.
如图,匀强电场水平向右,虚线为一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从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此过程粒子克服重力做功为5 J,静电力做功为3 J,则下列说法中国正确的是
( )

( )

A.粒子带负电 |
B.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少2 J |
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3 J |
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3 J |
12.
如图所示,用等长绝缘线分别悬挂两个质量、电量都相同的带电小球A和B,两线上端固定于O点,B球固定在O点正下方.当A球静止时,两悬线夹角为θ.能保持夹角θ不变的方法是( )


A.同时使两悬线长度减半 |
B.同时使A球的质量和电量都减半 |
C.同时使两球的质量和电量都减半 |
D.同时使两悬线长度和两球的电量都减半 |
4.填空题- (共2题)
13.
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v= 2m/s,则x= 1.5m处质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y= cm,x= 2.0m处质点在0 -1.5s内通过的路程为 cm。



14.
若某种实际气体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则一定质量的该气体内能的大小与气体体积和温度的关系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E.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A.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
B.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内能一定增大 |
C.如果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内能不一定增大 |
D.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
5.解答题- (共2题)
15.
质量为m=4 kg的小物块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A点,现用F=10 N的水平恒力拉动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物块继续滑动一段位移停在B点,A、B两点相距x=20 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
(1)物块在力F作用过程发生位移x1的大小;
(2)撤去力F后物块继续滑动的时间t。
(1)物块在力F作用过程发生位移x1的大小;
(2)撤去力F后物块继续滑动的时间t。
16.
如图所示,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OO′轴匀速转动,磁场方向与转轴垂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匝数为n,电阻为r,长为l1,宽为l2,转动角速度为ω.线圈两端外接阻值为R的电阻和一个理想交流电流表.求:
(1)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的感应电动势;
(2)电流表的读数;
(3)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1)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的感应电动势;
(2)电流表的读数;
(3)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6.实验题- (共1题)
17.
(1)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图1 图2
E.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θ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越大越好
F.作图时要用细铅笔,同一实验中选定的比例标度要相同,所取的比例标度要适当大些
(2)在完成相关记录后,选得如图2所示一张白纸痕迹图和一张实验数据表格:
①请你用表格所提供的相关数据按照力的图示标准完成图2(标度已给出)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继续填写实验数据表格的相关内容,完成实验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A.每次拉橡皮条时都应该把橡皮条与结绳的结点拉至同一位置O点; |
B.橡皮条、细绳、弹簧秤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且与板面平行; |
C.拉动弹簧时弹簧秤的外壳与纸面间的摩擦会对实验产生误差; |
D.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适当长些,视线通过细线垂直于纸面,在线下的纸上用笔点出两个顶点的位置,并使这两个点的距离要尽量远些; |
F.作图时要用细铅笔,同一实验中选定的比例标度要相同,所取的比例标度要适当大些
(2)在完成相关记录后,选得如图2所示一张白纸痕迹图和一张实验数据表格:
①请你用表格所提供的相关数据按照力的图示标准完成图2(标度已给出)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继续填写实验数据表格的相关内容,完成实验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