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质点做直线运动前t秒内平均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为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s内的位移是6m |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 |
C.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
D.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 |
2.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
、
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 |
B.图![]() |
C.图![]() |
D.图![]() |
3.
如图所示,物体P左边用一根水平轻弹簧和竖直墙壁相连,放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弹簧的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把P拉动.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N的大小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N始终增大,f始终减小 |
B.N保持不变,f始终减小 |
C.N保持不变,f先减小后增大 |
D.N先不变后增大,f先减小后增大 |
4.
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放存固定的粗糙斜面上,其上面呈水平.在其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当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后,观察到m和M有相对运动,则小球m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水平向右的直线 |
B.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
C.竖直向下的直线 |
D.无规则的曲线 |
5.
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
、
,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都等于![]() |
B.![]() |
C.![]() |
D.0和![]() |
6.
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如图所示,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速度临界值是v,当小球以2v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值是( )


A.0 | B.mg |
C.3mg | D.5mg |
7.
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
、
,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都等于![]() |
B.![]() |
C.![]() |
D.0和![]() |
2.多选题- (共5题)
8.
A物体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下落的同时,B物体自塔底以初速度
竖直上抛,B物体上升至最高点时,A物体正好落地,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物体落地时速度小于
B. 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高于H
C. 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D. 两物体相遇时,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均为

A. A物体落地时速度小于

B. 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高于H
C. 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D. 两物体相遇时,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均为

9.
一个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置﹣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B.该质点在t=1s时的速度大小为![]() |
C.该质点在t=0到t=2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8m |
D.该质点在t=0时速度为1m/s |
10.
如图所示,物块沿固定斜面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 )


A.若物块原来匀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将加速下滑 |
B.若物块原来匀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匀速下滑 |
C.若物块原来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 |
D.若物块原来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于a |
11.
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块形状大小均相同,将它们通过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如图甲所示,绳子平行于倾角为α的斜面,M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不考虑M、m与斜面之间的摩擦.若互换两物块位置,按图乙放置,然后释放M,斜面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轻绳的拉力等于Mg |
B.轻绳的拉力等于mg |
C.M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sinα)g |
D.M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12.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500km的预定圆形轨道.此前,6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7.G7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为36000km),它将使北斗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关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7.9km/s |
B.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7大 |
C.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周期比北斗G7小 |
D.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G7定点于广州市的正上方 |
3.解答题- (共3题)
13.
如图所示,A、B是水平传送带的两个端点,起初以
的速度顺时针运转。今将一质量为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A处,同时传送带以
的加速度加速运转,物体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CPN,其形状为半径R=0.8m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1350的圆弧,PN为其竖直直径,C点与B点的竖直距离为R,物体在B点水平离开传送带后由C点恰好无碰撞落入轨道。取g=10m/s2,求:

(1)物块由A端运动到B端所经历的时间。
(2)AC间的水平距离
(3)小物块在P点对轨道的压力。



(1)物块由A端运动到B端所经历的时间。
(2)AC间的水平距离
(3)小物块在P点对轨道的压力。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长木板A静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的物块B (可视为质点)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突然水平向右敲打木板(敲打的时间极短),敲打后瞬间长木板A速度变为
,随后整个过程物块B始终在长木板上。已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块B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物块B与长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求:
(1)刚敲打后瞬间长木板A与物块B的加速度;
(2)长木板A最小长度L
(3)整个过程中长木板A的位移s






(1)刚敲打后瞬间长木板A与物块B的加速度;
(2)长木板A最小长度L
(3)整个过程中长木板A的位移s

15.
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方向水平向右的外力F拉此物体,经
,拉至B处.(取
)
(1)求物块运动的加速度
大小;
(2)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3)若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了t后即撤去,物体仍能到达B处,求t的最小值.


(1)求物块运动的加速度

(2)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了t后即撤去,物体仍能到达B处,求t的最小值.

4.实验题- (共3题)
16.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利用重物牵引小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f=50Hz,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取其中的A 、B 、C 、……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如图所示。

(1)小车向_____运动(相对图中方位填“左”或“右”);
(2)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 cm ,F点瞬时速度是__________m/s;
(3)根据纸带可以计算小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约为__________m/s2;
(4)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0Hz,而计算时仍按f=50Hz,那么速度的测量值_____(选填:偏大、偏小、相等)(已知:T=1/f)。

(1)小车向_____运动(相对图中方位填“左”或“右”);
(2)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 cm ,F点瞬时速度是__________m/s;
(3)根据纸带可以计算小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约为__________m/s2;
(4)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0Hz,而计算时仍按f=50Hz,那么速度的测量值_____(选填:偏大、偏小、相等)(已知:T=1/f)。
18.
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来测定滑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是滑块(可视为质点),b是可以固定于桌面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实验操作如下:
A.如图1,将滑槽固定于水平桌面的右端,滑槽的末端与桌面的右端M对齐,让滑块a从滑槽上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并测出桌面的高度MO为H,OP距离为
。
B.如图2,将滑槽沿桌面左移一段距离,测出滑槽的末端N与桌面的右端M的距离为L,让滑块a再次从滑槽上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点,测出
距离X
C.改变L,重复上述步骤B,分别记录实验数据。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测量滑块的质量m。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若图中纵截距为
,横截距为
,则可求出滑块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
(3)若更换较光滑的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则滑块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的测量结果将____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A.如图1,将滑槽固定于水平桌面的右端,滑槽的末端与桌面的右端M对齐,让滑块a从滑槽上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并测出桌面的高度MO为H,OP距离为

B.如图2,将滑槽沿桌面左移一段距离,测出滑槽的末端N与桌面的右端M的距离为L,让滑块a再次从滑槽上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C.改变L,重复上述步骤B,分别记录实验数据。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测量滑块的质量m。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若图中纵截距为



(3)若更换较光滑的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则滑块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的测量结果将____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