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6725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8

1.单选题(共8题)

1.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2.
在公式vt=vo+at和s=v0t+at2中涉及五个物理量,除t是标量外,其它四个量vt、vo、a、s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这四个矢量的方向都在一条直线上,当取其中一个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其它三个量的方向与此相同的取正值,与此相反的取负值。若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取负值
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取正值
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取正值
D.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a都正值
3.
已知长为L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位移是(  )
A.
B.
C.
D.
4.
(题文)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4m/s和-4m/s2B.4m/s和4m/s2C.-4m/s和2m/s2D.4m/s和-2m/s2
5.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质量不等的两物体从同一高处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落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和位移
B.在落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C.质量大的物体下落得快,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得慢
D.两个物体下落的时间相同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何雯娜夺得中国首枚奥运会女子蹦床金牌。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可求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取10m/s2)()
A.7.2mB.5.0mC.1.8mD.1.5m
7.
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自3.2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g=10m/s2)()
A.0.8 mB.1.2 mC.1.4 mD.1.8 m
8.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2.选择题(共4题)

9.某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规定如下:

某校七年级组织甲、乙两个班共92人去该景点游玩,其中甲班人数多余乙班人数且甲班人数不够90人,如果两个班单独购买门票,一共应付7760元.

10.某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规定如下:

某校七年级组织甲、乙两个班共92人去该景点游玩,其中甲班人数多余乙班人数且甲班人数不够90人,如果两个班单独购买门票,一共应付7760元.

11.

This is a painting I         in art class.

12.

This is a painting I         in art class.

3.多选题(共7题)

13.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真实的实验现象,丁是经合理外推的结论
B.利用斜面做实验,解决了时间难以测量的困难
C.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D.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14.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15.
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s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s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16.
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
A.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  
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
17.
如图所示,小球以一定初速度沿粗糙斜面向上匀减速是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己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过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A.vb=m/sB.xde=3mC.vc=3m/s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18.
一个以v0=5 m/s的初速度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自始至终有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则当物体位移大小为6 m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可能为(  )
A.1 s
B.2 s
C.3 s
D.6 s
19.
如图所示,两端点分别为AB,长L=1m 的金属细杆在距地面H=40m 处以v0=10m/s 竖直上抛,同时在AB 上方略微错开的竖直线上h 处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C 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及落地后的运动,g 取10m/s2,则可知(  )
A.杆能上升的最大位移为10m
B.杆从抛出到落地共用时4s
C.若h=15m,则C与A相遇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与杆相遇共用时 0.1s
D.若h=25m,则C与A相遇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与杆相遇共用时 0.1s

4.填空题(共4题)

20.
某高速公路边交通警示牌有如图所示标记,其意义是指车辆的________速度(填“瞬时”或“平均”)不得超过________km/h .
21.
从给出的物理思想方法中选择相应的一个,并将序号填入后面的横线上:质点________;定义加速度时用了________
A.等效替代B.微元法C.理想模型法D.极限法  (E)比值定义法.
22.
一辆沿直线运动的汽车,在2s 内速度均匀减小到4m/s,它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 则它开始时速度为________ m/s.
23.
一质点以初速度为30m/s,加速度5m/s2做匀减速运动,则经____s速度为零,第10s末速度为______m/s,位移为_______m;

5.解答题(共1题)

24.
一滑块自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斜面足够长),第5s末的速度是6m/s,试求:   
(1)运动后7s内的位移大小;   
(2)第3s内的位移大小.

6.实验题(共1题)

25.
用“滴水法”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g,具体操作方法是:
(1)将一只空铁皮水桶倒置在水龙头的正下方,可以十分清晰地听到水滴滴到桶底上的声音。细心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或水桶的高度,使得后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的同时,恰好听到前一个水滴撞击桶底的声音。
(2)听到某次响声时开始用秒表计时,并数“0”,以后每听到1次响声就顺次加1,数到“100”时停止计时。
(3)用尺子量出水龙头滴水处到桶底的高度。
如果停止计时的时候,秒表上的读数是50 s,水龙头滴水处到桶底的高度为122.5 cm,请你根据以上实验及其数据,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7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