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下列关于物理量,物理量单位,物理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
B.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焦耳. |
C.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牛顿 |
D.物理量是标量的,一定没有方向 |
2.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3.
A、B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a1=1.0 m/s2,B的加速度a2=-2.0m/s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
B.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
C.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
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
4.
一女同学穿着轮滑鞋以一定的速度俯身“滑入”静止汽车的车底,她用15 s穿越了20辆汽车底部后“滑出”,位移为58 m,假设她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从上述数据可以确定( )
A.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加速度 | B.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
C.她刚“滑入”车底时的速度 | D.她刚“滑出”车底时的速度 |
6.
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行驶的甲、乙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其中,t=0时刻甲车在距原点2x0处,乙车在原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到t3时间内,甲车的运动方向不变 |
B.在0到t3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
C.在t2到t3时间内,甲车在追赶乙车且在t3时刻追上 |
D.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
8.
甲、乙两拳击运动员竞技,甲一拳击中乙肩部,观众可认为甲运动员(的拳头)是施力物体,乙运动员(的肩部)是受力物体,但是在甲一拳打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特殊情况 |
B.此时的受力物体是空气 |
C.甲的拳头、胳膊与自身躯干构成相互作用的系统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10.
小敏随着十几个人一起乘电梯上五楼,走进电梯时电梯没有显示超载,但电梯刚启动时报警器却响了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刚启动时,物体的加速度向下,人处于超重状态 |
B.刚启动时,人所受的重力变大了 |
C.刚启动时,人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大于底板对人的支持力 |
D.刚启动时,人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变大了 |
11.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2题)
14.
(多选)如图所示,A为粗糙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
B.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
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
D.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
15.
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细环A,环A和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mB (mA>mB),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环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
B.风力增大时,杆对A环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
C.B球受到的风力F为mAgtan θ |
D.A环与水平细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
4.解答题- (共2题)
16.
如图甲所示,由两根短杆组成的一个自锁定起重吊钩,将它放入被吊的空罐内,使其张开一定的夹角压紧在罐壁上,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当钢绳向上提起时,两杆对罐壁压紧,摩擦力足够大,就能将重物提升起来;罐越重,短杆提供的压力越大,称为“自锁定机构”.若罐重力为G,短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60°,求吊起该重物时,短杆对罐壁的压力(短杆质量不计).

17.
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通常的舱门外还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组成的斜面,机舱中的乘客就可以沿斜面迅速滑行到地面上。若某型号的客机紧急出口离地面高度为4.0 m,构成斜面的气囊长度为5.0 m。要求紧急疏散时,乘客从气囊上由静止下滑到达地面的时间不超过2.0 s(g取10 m/s2),则:
(1)乘客在气囊上下滑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2)气囊和下滑乘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得超过多少?
(1)乘客在气囊上下滑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2)气囊和下滑乘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得超过多少?
5.实验题- (共2题)
18.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
19.
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E.低压交流电源(50Hz);
F.低压直流电源;
G.天平.
(1)为了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上述器材中必须有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实验是通过研究重锤做________运动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
(2)把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当重锤自由下落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取连续清晰的7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第2、3、4、5、6、7各点与第1点的距离d如下表所示:

根据这些数据可求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
A.长度为1 m、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
B.长度为1 m、最小刻度为分米的刻度尺; |
C.秒表; |
D.打点计时器; |
F.低压直流电源;
G.天平.
(1)为了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上述器材中必须有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实验是通过研究重锤做________运动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
(2)把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当重锤自由下落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取连续清晰的7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第2、3、4、5、6、7各点与第1点的距离d如下表所示:

根据这些数据可求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