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6718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8

1.单选题(共5题)

1.
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着平直的公路前进,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40 s时再次并排行驶
B.甲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C.两车再次并排行驶之前,t=30 s时两车相距最远
D.两车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再变小,最后不变
2.
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今用最小的拉力拉它,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这个最小拉力大小为6 N,取g=10 m/s2,则下列关于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取值,正确的是(  )
A.=B.=C.=D.=
3.
研究放射性元素射线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两极ab连接,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从其上方小孔向外射出。则
A.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α射线
B.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
C.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α射线
D.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
4.
有关光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B.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
D.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
5.
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的质量为的质量为。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
A.B.
C.D.

2.多选题(共3题)

6.
如图所示,两个由相同材料制成的物体AB以轻绳连接,组成的连接体在倾角为的斜面上运动,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1m2,当作用力F一定时,关于物体B所受绳的拉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无关
B.与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无关
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
D.等于,仅与两物体质量有关
7.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与t+0.2 s两个时刻,x轴上(-3 m,3 m)区间的波形完全相同,如图所示。图中MN两质点在t时刻位移均为振幅a的一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波速可能为20 m/s
B.t+0.1 s时刻,x=-2 m处的质点位移一定是a
C.从t时刻起,x=2 m处的质点比x=2.5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D.从t时刻起,在质点M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时,质点N恰好到达波峰
8.
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轴正方向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20 m/s
C.经过0.15 s,质点P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 m
D.经过0.1 s,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3.解答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AB、CD为两个光滑的平台,一倾角为37°,长为5m的传送带与两平台平滑连接.现有一小物体以10m/s的速度沿AB平台向右运动,当传送带静止时,小物体恰好能滑到CD平台上,问:

(1)小物体跟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2)当小物体在AB平台上的运动速度低于某一数值时,无论传送带顺时针运动的速度多大,小物体总不能到达高台CD,求这个临界速度.
(3)若小物体以8m/s的速度沿平台AB向右运动,欲使小物体到达高台CD,传送带至少以多大的速度顺时针运动?
10.
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如图所示,实线是这列波在t1=0.1 s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2 s时刻的波形,求:

(ⅰ)如果此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的最小值;
(ⅱ)如果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的可能值。

4.实验题(共2题)

11.
(1)在DIS实验中,通过测量遮光板的宽度以及用光电计时器测量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的时间,可以求得速度,该速度本质上是____(填“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若运动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而遮光板的宽度不同,在下表中的四个速度中,哪个更接近于物体通过光电门瞬间的速度?____(填“①”“②”“③”或“④”)。


(2)“用DIS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通过位移传感器获得小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a)所示。小车在AB区域内的运动可视为___运动,此区域内小车的加速度a=__m/s2
(3)如图(b)所示,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遮光板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遮光板AB先后经过的时间Δt1和Δt2,则小车加速度a=_____。
12.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安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
(1)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分度值是1 mm)上位置的放大图如图所示,可读出弹簧的长度l1=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实验中,当挂3个钩码时,弹簧长度为24.95 cm。已知单个钩码质量是50 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 m/s2,据此小明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没有考虑到弹簧的自重,对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有无影响___(填“有”或“没有”)。
(4)小红同学发现小明仅用这两组数据计算出的结果与弹簧的标称值相差较大,请你帮助小红提出更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