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 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成,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
(2)新文化运动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
(2)新文化运动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3.
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1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创办的另外两大军事工业是什么?
( 2 )图2中人物领导了什么变法?图3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
( 3 )图4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后,该运动主要宣传的思想是什么?
( 4 )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 1 )图1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创办的另外两大军事工业是什么?
( 2 )图2中人物领导了什么变法?图3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
( 3 )图4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后,该运动主要宣传的思想是什么?
( 4 )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判断题- (共3题)
3.选择题- (共10题)
7.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衙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A.王老德 | B.李老金 | C.张老木 | D.赵老刚 |
8.
《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五四运动 |
9.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11.
《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
12.
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亊件直接有关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3.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