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2.综合题- (共1题)
3.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之路。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1)材料一中的内容摘自 ?该文件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纲领性文件?
(2)材料二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列举两位洋务官僚的代表。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评价洋务运动。
(4)材料三所描写的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探索?这次探索的性质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
(5)材料四是哪一政党的政治纲领?该政党的性质是什么?孙中山后来将此纲领阐发为什么?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摘自《 》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摘自《洋务运动史》
材料三 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摘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材料四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材料一中的内容摘自 ?该文件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纲领性文件?
(2)材料二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列举两位洋务官僚的代表。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评价洋务运动。
(4)材料三所描写的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探索?这次探索的性质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
(5)材料四是哪一政党的政治纲领?该政党的性质是什么?孙中山后来将此纲领阐发为什么?
3.选择题- (共14题)
7.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下列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与人物搭配有误的是
A.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B.陈天华——《猛回头》 |
C.黄兴——《警世钟》 | D.邹容——《革命军》 |
10.
***在延安时回忆说:“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作是
A.《文学改良刍议》 |
B.《狂人日记》 |
C.《敬告青年》 |
D.《文学革命论》 |
15.
在课本剧《陈独秀》的排练现场,最合适扮演陈独秀的同学说的台词应是
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
B.“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D.“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
16.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释放被捕学生 | B.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
C.收回山东特权 | D.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