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五四运动口号
材料三:“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年大会上的讲话》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一归纳五四运动爆发的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二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哪一条?这场运动有什么意义?
(3)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斗争的中心在哪儿?主力是什么人?
(4)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李长春同志所说的“五四精神”的理解。
假设孙中山会发朋友圈




请回答:
(1)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一条“朋友圈”,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什么新团体?该团体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
(2)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二条“朋友圈”,1911年10月让他“震惊意外”的大事件是什么?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谁为都督?
(3)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三条“朋友圈”,1912年1月1日,他在南京宣告了哪一个政府的成立?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哪一部法律?
(4)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四条“朋友圈”,1915年12月发生了什么事,引起大家一起讨伐袁贼?后来发起了一场什么战争使袁贼的野心破灭?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
请回答:(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列举一位该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把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图2人物被称为中国20世纪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是谁?
(3)根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名称。写出这一运动的口号。
(4)请依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感悟“中国追随世界潮流”的历程,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具有什么共同的高贵品质?
材料一 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材料二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英国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
(2)以上材料雨果描述的是哪一事件?沙俄共割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多少领土?
材料三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材料三出自哪一战争后的条约?条约中对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材料四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材料四是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什么条约?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选择题- (共21题)
A.王老德 | B.李老金 | C.张老木 | D.赵老刚 |
A.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
B.《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
C.日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大屠杀 |
D.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A.金田起义 |
B.《资政新篇》 |
C.定都天京 |
D.《天朝田亩制度》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谋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 B.进一步修改殖民条约 |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D.割占更多的中国领土 |
A.关天培 | B.林则徐 |
C.左宗棠 | D.邓世昌 |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
B.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
C.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
D.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遍布全国各地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C.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
D.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