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711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3

1.判断题(共1题)

1.
中国近代史的历程艰难曲折。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号前()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1860年,英美联军攻占北京,并火烧圆明园。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改正:___

2.综合题(共2题)

2.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展示一:屈辱的历史
材料一 上海在近代之初被动开放,成为饱受外国人侵略的一个城市,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见证。
(1)依据材料一,说说那一战争使上海被动地开始融入世界。这一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展示二:近代化的起步
材料二  “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上海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历史见证。
(2)洋务运动期间,曾国藩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是什么?
展示三:革命的开端
材料三 (见下图)

图一《新青年》 图二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大罢工
(3)图一是那一运动的主阵地?图二所指的事件有何重大的意义?
展示四:梦想的实现
材料四 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2013全球年会11月初在沪开幕,这是ICCA成立50年来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年会,国际影响力大。
(4)上海从被迫开放,沦为列强殖民地到迅速崛起,承办国际高规格会议,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3.
中国抗日战争是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赏析图片——见证民族苦难)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观察图一,图一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图二是创作于1943年的《流民图》,图中的人们生离死别,流离失所,造成这种民族苦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战歌嘹亮——再现时代主题)
材料二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上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2)以上歌曲反映的是哪一战场的抗日情况?(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歌曲传递出一种怎样的信念?
材料三 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3)分析下图中的数据,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到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铭记历史——莫让悲剧重演)
材料四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你认为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3.列举题(共1题)

4.
(1)红米饭,南瓜汤,重上____,在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回望苍茫群山中的星星之火。
(2)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___________。
(3)由彭德怀指挥的_____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游击战争取得的重大胜利,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4.选择题(共11题)

5.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衙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A.王老德B.李老金C.张老木D.赵老刚
6.
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开始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战后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虎门条约》
D.《黄埔条约》
7.
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
A.篡夺革命果实B.镇压“二次革命”C.公然复辟帝制D.出卖了维新派
8.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其中关于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图片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遵义会议
D.红军长征
9.
会场后面的墙上,挂着“同心同德”4个大字······靠墙边插着24面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奋斗的征程。······在主席台正上方,悬挂着一条引人注目的横幅:“在***的旗帜下胜利前进!”材料描述的会议应该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七大
10.
1946年,在日本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公诉代表达西先生在对日本战犯的起诉发言中说:“1931年······被告人蓄意在南满铁路奉天以北的路段上制造爆炸事件,并把此事归罪于中国人。”达西先生所指的
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
11.
“1945年9月2日······按照事先的约定,日方7人中只有冈村(宁次)一人可将帽子放在桌上······而中方所有代表均将帽子放在桌上。这一天,一向狂妄傲慢的冈村一直低着头,哭丧着脸,满脸的懊恼与羞愤之色。”这段材料叙述的事件的意义不包括
A.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C.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来巨大贡献
12.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的时间,是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此期间,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卢沟桥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工农红军的改编
D.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
13.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重要事件是
A.辽沈战役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
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赵老刚说:“我刚参加了科举考试。”王老德说:“我读过《申报》。”他们中很明显有一个人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老人是
A.王老德B.李老金C.张老木D.赵老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列举题:(1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